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浙江省寧波市現擁有特種設備15.27余萬臺。其中鍋爐0.68余萬臺,壓力容器4.39余萬臺,電梯3.99余萬臺,起重機械5.19余萬臺,場內機動車0.90余萬輛,客運索道3條,游樂設施160臺(套),氣瓶300余萬只,壓力管道0.64余萬公里,涉及使用單位2.72余萬家。面對巨大的監管壓力,寧波市質監局推出“五強工程”打造特種設備監管新格局。
一是強考核,落實各級監管責任。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特種設備設備安全工作的意見》、《寧波市特種設備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指導意見》和《寧波市特種設備“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將考核作為主要抓手,不斷完善政府層面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目標考核機制,把“打非治違”和隱患排查治理等工作分級納入到對各縣(市)區政府和鄉鎮(街道)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增加考核分值,提高考核權重,得到各級政府和行業管理部門對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目前,全市12個縣(市)區均已完成將“打非治違”和隱患排查治理等工作納入到對鄉鎮(街道)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機制,進一步強化了安全監管工作和責任的落實。
二是強聯動,形成綜合監管合力。在質監部門牽頭協調下,由市安監、公安、總工會、財政、旅游、教育、建設、交通、衛生、貿易、城管、電業、水利等14個部門組成特種設備安全聯席會議制度,就特種設備專項整治、電梯110應急救援和特種設備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三進”活動,以及綜合行政執法、事故報告與調查處理等工作相互溝通協調。同時,與行業主管部門就小區及住宅電梯、旅游單位、學校等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問題擬定聯合治理實施方案,建立聯合執法檢查制度,深化信息聯通、工作聯動的行政監察與行業管理相結合的機制,切實形成綜合監管工作合力。
三是強基礎,構建基層監管網絡。夯實基層安全監管組織基礎,積極爭取由政府層面出臺政策文件,明確鄉鎮(街道)安監站所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職責,協調基層質監站所和鄉鎮(街道)安監站所的工作關系,構建以一線專職監管人員為節點,由鄉鎮(街道)安監員、村(居)協管員、企業管理人員“三員”組成的基層安全監管網絡,實現基層監管組織網絡向下延伸。全市12個縣(市)區的78個鎮、11個鄉、63個街道安監站(所)、質監站(所)配備了258個專(兼)職安監員、特監員,548個社區、2558個村擁有兼職特種設備協管員3000余名,進一步拓展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網絡延伸到社區、村民委員會,并落實日常安全監管責任。
四是強培訓,提升人員能力素質。強化基層監管人員的能力培訓,督導各縣(市)區落實鄉鎮(街道)四項基本職責的目標責任制。建立轄區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和設備臺賬,及時更新相關信息;組織對轄區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全面巡查;督促企業及時整改安全隱患,建立隱患治理閉環管理制度;積極宣傳特種設備安全知識。同時,組織開展安全監管人員和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培訓,切實做到基層安全工作有人管、有事管、有章管、有記錄“四個有”,逐步提升基層監管人員的現場巡查能力、隱患排查治理能力、行政執法能力和應急應對能力,全面推進特種設備安全大監管工作。截至目前,已組織250余名基層一線“三員”業務技能培訓,全市已落實12個鄉鎮(街道)“四個有”工作目標責任制。
五是強宣傳,營造齊抓共管氛圍。通過宣貫會、安全生產月、信息宣傳等各種途徑,加強特種設備法制宣貫教育,促使各企事業單位和全社會人員知法懂法,強化特種設備安全生產的法律意識,營造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氛圍。同時,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向成員單位宣貫特種設備安全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安全標準技術規范,制定相關的特種設備使用自律規范,督促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并發揮人大、政協、媒體等社會監督作用,運用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特種設備法規和安全知識,提高企業和群眾自身安全防護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齊抓共管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