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落實“三位一體” 為契機
努力做好績效管理“一號工程”
□ 陳建東
湖北檢驗檢疫局是一個有著80多年歷史的老局,在業務改革和績效管理方面有很多好的經驗,但也存在一些傳統的思維定勢與習慣。如何取長補短、推行新的績效管理體系,打造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服務型機關?我認為要以落實“三位一體”綜合行政管理體系為契機,努力做好績效管理“一號工程”。
推行體系見成效
湖北檢驗檢疫局按照“強化領導、突出特色、上下協調、穩步推進、持續改進“的工作思路,在充分學習、調研的基礎上,從2008年推行以質量管理為基礎、以績效管理為核心、以能級管理為落腳點的“三位一體”綜合行政管理體系。經局黨組研究決定,抽調精干人員組建質量管理辦公室,全面負責“三位一體”工作的貫徹與落實;建立了聯絡員制度,各有關部門設有一名兼職聯絡員,負責與質量辦公室進行溝通與配合,并在各分支機構和獨立法人事業單位建立了分管理者代表;成立了質量管理、績效管理、能級管理三個專家組;用半年的時間完成了管理手冊一份、程序文件46份、分手冊10份的編制工作。同時,還編印了《“三位一體”綜合行政管理體系學習資料》,邀請系統內體系專家開展內審,為推進“三位一體”提供了理論基礎。經過一年的體系運行,于2009年底通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ISO9000認證,獲得認證證書。2010年又對產品實現的策劃、內部溝通、文件控制等10個通用程序進行了深層次的培訓,并開展類似的質量管理體系方面的專題知識講座3次,培訓人員達700余人次。同時,將各單位、各部門的主要工作過程在一定層面上進行公開,將所有活動納入控制范圍。通過全局系統上下的共同努力,湖北檢驗檢疫局入境貨物流向落實率、出局證單差錯率、人員培訓覆蓋率均高于往年平均水平,時限、服務態度等得到改善,內部顧客、功能顧客、職責顧客滿意度均超96%,并連續10年被評為“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此外,2010—2011年又被湖北省委評為黨建工作合格單位。
探索模式出新招
一是構建覆蓋全面的績效指標。基于檢驗檢疫部門工作性質、行業特點、管理職能的思考,把績效指標劃分為上級指標、本局指標、綜合評價以及突出成績加分等四大項。上級指標是確保完成國家質檢總局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本局指標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十二字方針”及省市地方政府要求,以建設“法治質檢、科技質檢、和諧質檢”為目標設立的指標;綜合評價是包括局黨組在內的功能顧客、職責顧客、內部顧客的評價;突出成績加分是對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激勵,同時還引入了下調等級以及一票否決等懲戒機制,把各單位、各部門的履職績效、管理績效常態化,把與國家質檢總局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對接的重點績效動態化,較好地實現了績效指標覆蓋全面與突出重點、相對固定與相對變化、評價扣分與創優加分的有機統一。
二是創建綜合立體的評價機制。湖北檢驗檢疫局橫向成立了由16個管理處室組成的考核責任部門,主要負責職責范圍內績效指標的制定和考核;縱向建立了由局到處、由處到科、由科到人的逐級考核機制,并在實施過程中建立了綜合評價機制,有效地把工作質量檢查稽查、日常專項監督檢查、年度干部考核、行政執法責任制、質量管理體系內審等檢查結果全部納入績效考核,較好地形成了以績效管理為總抓手,以各工作領域原有評價機制為支撐的綜合立體、全方位的評價體系。
三是搭建“雙輪驅動”的管理平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把質量目標與績效指標融合,把內部審核與績效考核融合,把管理評審與績效評估融合,并建立同一平臺上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使質量管理的過程控制與績效管理的結果控制緊密銜接,形成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雙輪驅動”管理格局,較好地實現了工作依據、標準、程序、記錄的規范與落實,發揮了指標設定、考核、監督、評價的獎懲激勵作用。
四是籌建復合全面的審核隊伍。基于績效管理容納全面工作、內部審核兼容績效考核的發展趨勢,湖北檢驗檢疫局將采取現場摹擬內審實際操作的方式開展持續培訓,讓學員在實踐中學會把ISO9000標準的審核思路、審核方法、審核技巧融入到執法檢查之中、運用于績效考核之中,實現在質量管理體系內審的同時完成對相應績效指標的考核,同時精選全面復合型人才籌建綜合檢查人才儲備庫,為提升湖北檢驗檢疫各項檢查與管理工作水平積蓄人力資源。
采取措施強給力
一是認真學習研究國家質檢總局對直屬檢驗檢疫局的績效考核辦法和指標體系,學習借鑒兄弟單位的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制定出臺了《湖北檢驗檢疫局績效管理實施方案》,實現與國家質檢總局績效考核的有效對接和深度融合。
二是以“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工作方針為指導,圍繞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湖北檢驗檢疫系統年度工作思路,由績效管理辦公室牽頭,通過“兩上兩下”的方式,以履行檢驗檢疫把關職責為重點,以促進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科學合理地制定各部門年度職能績效指標,進一步提高考評指標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通過認真總結經驗、廣泛征求意見,重點在考評指標、考評方式、獲獎加分、經濟指標、結果應用等方面,進一步修訂和完善績效管理考評細則,使考評方式更加科學和合理、考評過程更加公開和嚴謹、考評結果更加公正和客觀。
四是在充分發揮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平臺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績效管理對過程結果的評估作用和實現工作目標的推動作用,使質量管理體系與績效管理體系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五是通過制定職能績效指標,細化各項工作任務,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質檢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簽署的《關于促進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的合作備忘錄》和《關于促進湖北成為中部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合作備忘錄》,確保完成國家質檢總局對湖北檢驗檢疫局下達的重點工作任務。
抓好落實建機制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績效管理的主體是各行政部門,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對職責范圍內績效管理效能建設負全責,要親自過問、親自抓,要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聯動的效能建設領導協調機制。
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堅持把制度建設貫穿于績效管理建設的始終,形成一套科學完善、規范合理、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要全面推行首問負責制、AB崗工作制和限時辦結制等制度,解決辦事不高效、辦事不規范等問題。
三是完善考評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做到內部考核與公眾評議和專家評價相結合、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日常考評和年終總評相結合;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獎懲機制,將評估結果作為干部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四是強化行政問責。各級相關職能部門要采取明查和暗訪相結合、定期督察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全面檢查和個別抽查相結合等方式,加強對行政機關績效管理和效能建設工作的督查指導;對各單位、各部門落實上級重大決策部署不力以及決策失誤、失職瀆職、效能低下等行為嚴格進行問責,對機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并對責任追究落實不到位的,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
《中國檢驗檢疫》2012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