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 “戰爭",也是一場不見拳腳的“比武”。沒有“敵人”,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
8月31日,山西檢驗檢疫系統同煤朔州煤電杯、海光杯檢測技術大比武活動正式“鳴鑼”,來自全省13個代表隊,51名選手展開為期一天的角逐。
考試考場嚴肅安靜
這次大比武分為筆試和現場操作兩部分。
上午九點,各位參賽選手準備就緒。隨著一聲“開始答題”,大家馬上拿起試卷仔細閱讀解答。
考場內十分安靜,僅能聽得見考生的呼吸聲和翻閱試卷的聲音。有的考生在試卷上奮筆疾書,有的考生則凝神思考。據現場監考人員介紹,筆試之前已經進行了參賽選手的抽簽。各位參賽選手的真實姓名和單位不能再提,只有一個數字編碼能代表他們。
本次大比武活動邀請到了山西大學教授魏學紅任總裁判,他帶領另外兩名檢驗檢疫系統外的專家組成專家評判組,實行獨立命題和考試研判,最大限度保證考試的權威性和公平性。
十點整,監考人員開始收卷,參賽選手走出考場,準備進入現場操作環節。各位參賽選手臉上有喜有憂,看起來有的人筆試考的不錯,有的人還需再努力。一位參賽選手告訴記者,這次技能大比武,對整個山西檢驗檢疫系統而言,是檢驗技能水平、互相取長補短,展示精神風貌的一次絕好機會;對于自己來說,考完一門放下一門,顧不上考慮筆試結果,開始全身心準備接下來的現場操作。
現場操作有條不紊
試驗現場操作考場,設在山西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的實驗室。這個實驗室通過國家認監委資質認定和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的實驗室認可、能力驗證提供者認可,是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認可和食品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的技術中心。
試驗現場操作分為 “同煤朔州煤電杯”煤炭檢測技術現場操作和“海光杯”檢測技術現場操作兩種方式,前者考的是煤炭中揮發成分的檢測,后者考的檢測樣品中的砷。
上午十點,51名參賽選手穿上白色工作服,等待考場引導人員引導進入“比武場地”。
“同煤朔州煤電杯”煤炭檢測技術比武分為現場稱量操作、揮發分測定和清洗坩堝煤樣三個步驟。只見選手從干燥器里拿出坩堝放在天平上,仔細地稱取了一克樣品,認真測定揮發分含量并進行數據統計后填寫原始記錄,最后將坩堝煤樣按照規定清洗干凈。監考人員手里拿著現場操作評分記錄,按照操作步驟逐步給分。
亮點頻出意義深遠
下午六點,全天的筆試以及現場操作大比武結束。宋潔獲得同煤朔州煤電杯一等獎,海光杯一等獎則是姚亞婷奪魁。集體獎是省局技術中心綜合管理辦公室代表隊拔得同煤朔州煤電杯頭籌,省局技術中心食品室第一代表隊在海光杯中折桂。
據記者了解,將實驗室檢測技術比武活動常態化一直是山西檢驗檢疫局提高檢測技術和人員素質長效機制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次技術大比武活動,也是山西檢驗檢疫局連續第三次舉辦。而2010年在國家質檢總局開展的檢測技能大比武活動中,山西檢驗檢疫局和山西質監局聯合組隊一舉奪得全國比武第一名,這更加印證了檢測技術大比武活動的重要性。
山西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技術比武活動,就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檢驗檢疫系統檢測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加強檢驗檢疫檢測科技隊伍的能力建設,提升檢驗檢疫系統履職把關和服務社會發展的能力,以優異的成績向十八大的召開獻禮。(廉慧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