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聲頻功率放大器產品抽查結果顯示多項指標不合格
功放器病在哪里
□ 王少芬 本報記者 傅江平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家用視聽設備向家庭影院方向轉移,其核心產品功率放大器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和普及。但是近年來,功率放大器卻頻頻出現質量問題。據記者了解,近幾年功放器的抽檢合格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今年8月份,廣東省質監局再次針對聲頻功率放大器產品質量進行了省級專項監督抽查。抽查結果顯示,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54.8%,產品質量問題十分嚴重。
抽查結果顯示,首先是多項重要性能指標不合格。總諧波失真、信噪比、失真限制的輸出功率是產品的重要性能指標,不少廠商在使用元器件上以次充好,虛標(標高)性能指標,欺詐消費者。
其次是標記和使用說明不清。標記和使用說明是消費者對產品認識的第一來源,其中包含了產品的主要信息,如果標識不全,會給消費者的使用造成誤導。
再次是外接軟線不合格易引起觸電問題。生產廠家為了節約生產成本,不惜犧牲消費者的利益,在產品中使用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軟線。標準要求帶電導線的外接軟線的連接要能消除導線連接的應力,防止外皮磨損,以及防止導線扭曲。達不到標準規定的要求,就有可能造成帶電導線脫落、外皮磨損及導線扭曲,有可能出現絕緣擊穿的情況。不合格的外接軟線在使用過程中還極易發燙,使用時間過長容易致使表皮脫落,引起觸電的危險。
在本次被抽檢的各大企業中,深圳企業生產的產品出現在不合格名單中。其中,深圳市寶業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音響電器廠的產品被判為不合格。
據記者了解,該公司是一個中小型企業,主要經營功放機和音箱,但是在該公司的網頁上,并未找到其生產產品的認證許可相關資料。而另一家公司,即中天信視聽科技有限公司,則是由香港中天信工業集團與美國IBO電子有限公司聯合投資組建,是目前中國為數不多的幾家集科研、制造、加工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這樣一家企業也出現了質量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首先,企業應該嚴把生產關卡,嚴格按照該產品的規格進行生產。企業要嚴格建立出廠驗貨制度,嚴禁使用劣質材料進行生產。同時,國家有關部門也應對該類產品及其企業進行更加嚴格的抽查與檢驗。
其次,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學會選購家用聲頻功率放大器,尤為重要。消費者一定要選購信譽及售后服務好的名牌企業的產品。要選擇通過國家強制性認證的產品,產品上注有“CCC”標志(表示安全性能、電磁兼容性能符合強制標準要求)。
此外,專家建議,選購此類產品時還應留意幾個技術指標:一是輸出阻抗,功率放大器輸出阻抗大小會影響功放的負載能力。輸出阻抗越小,那么所帶的負載能力將會越強;二是輸出功率,輸出功率反映的是音頻功放對信號的放大能力以及對負載的驅動能力等;三是頻率響應,頻率響應是指功放能夠不失真放大的信號的有效頻率范圍,通常反映音頻功放對音頻范圍內各種頻率成分的放大能力。《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