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作為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運輸設備,隨著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它已經成為危險性病蟲害和有毒有害物質等各類疫病疫情傳入傳出的重要途徑。據統計,2012年前三季度,吳江檢驗檢疫局共檢疫查驗進境集裝箱13054標箱,在集裝箱內檢出各類病蟲害、有毒有害物質等不合格情況共257批次計754標箱,進境集裝箱內疫情不容樂觀。
據分析,集裝箱攜帶疫情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植物危險性病蟲雜草。這在集裝箱疫情中最為常見,危害性較大,比如集裝箱未經清掃或打掃不徹底導致上次裝載的雜草種子遺留在集裝箱中,雜草種子一旦擴散,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社會和經濟損失,加拿大一枝黃花疫情的便是最好的例證。二是醫學媒介生物。主要是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八類有害生物,有鼠、蚊、蠅、蟑螂、蚤、蠓、蜱、螨等。這類生物危險性極大,它們攜帶的致病菌多達成百上千種,是多數傳染病的重要傳播媒介,如鼠疫、黃熱病、登革熱、瘧疾、腦炎等。2012年前三季度,吳江局共從進境集裝箱內截獲醫學媒介生物20種100批次,截獲批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7%,有效地防止了醫學媒介生物和蟲媒傳染病的傳入。三是有毒有害氣體超標。常見的有溴甲烷、甲醛、磷化氫等,國外有些發貨商為了節約時間和成本,將未經散毒或散毒不達標的集裝箱發往國內,這樣往往會造成集裝箱內有毒有害氣體殘留超標,人體吸入或接觸后,重則會出現昏迷等急性中毒,輕則造成慢性中毒。2012年前三季度,吳江局共發現51批次的甲醛和溴甲烷殘留超標,有效避免了中毒事件的發生。四是各類夾帶物。我們發現國外有些發貨商用廢舊的泡沫、塑料等填充物固定貨物,甚至有時將廢舊衣服用于固定貨物,殊不知,這些“洋垃圾”極易攜帶大量危險性致病菌,直接危害人民身體健康。五是活動物或動物尸體。這類情況雖不多,但也能時常耳聞,吳江局就曾經二次在進境集裝箱內發現活貓。
集裝箱攜帶的疫情很復雜,疫情數量有增長之勢,這就需要我們一線檢驗檢疫人員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和疫情意識,加大集裝箱檢驗檢疫力度,把好國門,將疫情封堵在國門之外。(沈榮方 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