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發展 共克時艱
——深圳檢驗檢疫局出臺5項15條措施促進外貿穩定增長
□ 陳秋莉
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深圳檢驗檢疫局《關于報送促進外貿穩定增長若干措施的報告》上作出批示,肯定該局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外貿發展的做法和成效。汪洋在批示中指出:很好!9月份,深圳進出口大長,此舉措一定會促進深圳的外貿形勢持續向好。
此前,廣東省副省長招玉芳、深圳市副市長陳彪等領導,也對此專門作出批示,肯定深圳局為推動外貿和經濟穩定發展做出的不懈努力。
為促進深圳對外貿易健康穩定發展,9月28日,深圳局出臺了5項15條促進深圳外貿穩定增長措施,從減收費、提效率、保質量、促平衡、塑環境5個方面打出“組合拳”,服務深圳地方外貿發展,并于10月1日在深圳口岸全面實施,為外貿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構造起一個發展新平臺。
圍繞“降” 突出“快”
關于2012年第四季度免征檢驗檢疫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出臺后,深圳局先后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和局務會議,進行研究和部署。該局局長劉勝利要求各單位,要充分吃透文件,把握精神,制定細化措施,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和國家質檢總局要求。
9月25日,深圳局又召開專項籌備會議,進一步研究細化措施,部署系統升級安排。10月1日前,深圳各口岸檢務報檢大廳、陸路口岸通道等窗口單位均已張貼通告,開設“免收費咨詢窗口”,CIQ2000系統、“陸路口岸電子通道系統”、“海港口岸船檢計收費系統”等與行政事業性收費相關的系統均已完成調整、升級,運行順暢。據統計,10月1日至21日,該局累計免收出入境檢驗檢疫費4806萬元,涉及出入境貨物、運輸工具、集裝箱及其他法定檢驗檢疫物6.5萬批次,貨值46.2億美元。
著力“促” 用好“先”
為企業減壓,不僅體現在減免收費上,更是體現在通關效率的提升上。深圳局積極探索實施驗證放行、預檢放行、抽樣放行、信用放行等多種快速放行模式,積極推行個性化服務方式,對重點企業實施“一企一策”,為企業提供更為便利的通關環境。進一步放寬直通放行準入條件,擴大出口產品直通放行范圍。該局多次與海關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推進以“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為內容的“三個一次”試點建設,為加快創新步伐、深化大通關建設、實現新跨越先行先試。
在促平衡方面,深圳局對經深圳口岸入境的國家鼓勵的先進技術、關鍵零件和國內短缺的能源、原材料以及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生活用品等商品實行“口岸檢疫,目的地檢驗”。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標準和專利研發,引導企業增強創新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產業升級發展。支持重點產業在深圳特殊監管區域的集聚發展,支持在特殊監管區域發展現代物流業、冷凍倉儲業、入境設備維修、進口葡萄酒等集散中心業務。
強化“優” 借力“合”
通關快了,質量也要跟上。為此,深圳局推行了“三級分級監管”、“過程檢驗”、“周期檢驗”等質量安全監管新模式,嚴把進出口產品質量關,幫助企業采用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建立覆蓋產品生產全過程的質量控制體系,督促企業認真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同時,該局為企業提供產品公共測試、研發診斷、儀器設施共享、實驗資源條件保障等綜合服務,提供標準信息免費咨詢服務。
10月19日,深圳局組織轄區受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的220余家企業的代表,參加WTO與技術性貿易措施培訓會,分析展望國際貿易形勢、探討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工作,借此提升深圳地區出口企業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意識和能力。
此外,深圳局主動加強與各相關部門的聯系和溝通,強化部門間的協作,協助地方政府加強對質量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完善政府負總責、企業負主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的質量責任體系。該局還深入開展“三打兩建”工作,與地方公安機關聯手,嚴厲打擊偽造、買賣檢驗檢疫證書、使用假證書、逃漏檢以及非法從事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業務等違法行為,維護了良好經濟社會秩序。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在促進外貿穩定增長、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道路上,深圳局如今又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前,深圳局目標不變,力度不減,正以更高的標準、更高的效率向更高的目標邁進。《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