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角色”的不凡作為
——浙江臺州檢驗檢疫局玉環辦傾力促進轄區經濟發展
□ 蔣雨哲 李海娟 谷凱軍
一個陸地面積僅有378平方公里的“彈丸”小島,一個各種資源極度貧乏的“不毛之地”——玉環,創建了“中國新古典家具精品生產基地”,成就了“中國閥門之鄉”的美譽,并連續多年躋身全國百強縣行列。
一個僅有32名工作人員的基層檢驗檢疫機構,一個團結向上風清氣正的集體——浙江臺州檢驗檢疫局玉環辦事處,為“浙-臺交流黃金走廊”保駕護航,服務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為閥門、家具等大宗出口商品把關,促進了轄區產品出口。
臺州口岸大麥嶼港區是浙江省最靠近臺灣的一類口岸。該區是繼廈門港之后,大陸第二個實現兩岸海上客運常態化的直航港口。當前,大麥嶼對臺直航航線已成為浙江-臺灣兩地人員往來、經貿文化交流合作以及兩地旅游業發展的“浙-臺交流黃金走廊”。
9月1日早上9點,載有56名船員和243名旅客的“中遠之星”客輪靠泊大麥嶼碼頭。早已守候在碼頭的檢驗檢疫人員隨之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您好,請測量一下體溫。”
“您好,檢查一下包裹。”
……
為旅客們完成通關手續后,檢驗檢疫人員登上了“中遠之星”。他們認真核對單證,依次對所有船員進行體溫檢測,詳細了解船員的健康狀況,并對船舶生活區和船上食品實施衛生監督。確認無傳播疾病和動植物疫情風險后,簽發了船舶入境衛生檢疫證書。在大麥嶼港口,這樣的場景每個周六都會上演。玉環辦堅持“白加黑”、“5+2”工作制,全力以赴做好對臺客運直航的各項檢驗檢疫工作。
“臺州大麥嶼-臺灣基隆”直航航線自2009年7月7日正式開通至今年9月,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8.5萬名旅客在大麥嶼口岸通關、赴臺旅游,同時,搭乘該航線的臺胞人數也在逐漸上升,顯示出較好的發展勢頭。
華能玉環電廠,是位于大麥嶼港區的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是浙江地區最大、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特大型火力燃煤發電廠,年用煤量約800萬噸。不久前,玉環辦工作人員連續奮戰50個小時,對一批從印度尼西亞進口的動力煤完成了監卸、取樣、后期制樣、化驗和復核工作,最終判定該批貨物質量標準與合同要求不符,并出具了品質證書。買賣雙方經談判協商,華能玉環電廠最終少支付了77.5萬美元。
為保障電煤正常供應,玉環辦雙管齊下,優化服務舉措,嚴把進口煤炭質量關。一方面,采取24小時全天候工作和無節假日工作制,最大限度地為企業縮短滯港時間、節省滯港費用。另一方面,嚴格進行樣品采集,并按照合同要求對煤炭品質項目進行檢驗,不斷提高煤炭實驗室檢測能力,保證檢測數據準確可靠,為企業對外索賠提供有力依據。自2011年3月玉環辦成立以來,檢驗檢疫人員已檢出25批不合格煤炭。經過協商定價,華能玉環電廠挽回了490多萬美元的損失。
公正公平的工作作風和準確高效的服務質量,讓玉環辦贏得了華能玉環電廠和煤炭貿易方的肯定和贊揚。2009年9月,設在華能玉環電廠內的浙江省檢科院臺州分院煤炭實驗室,正式通過CNAS認可和CNCA資質認定的“二合一”評審。如今,樣品檢測不再“一送、二轉、三出證”,煤炭檢驗周期縮短了一半。
玉環辦承擔著出口閥門、電機、家具、竹木草制品和進口煤炭的檢驗任務,以及出入境交通工具檢疫、出入境人員查驗、原產地證簽發、推進口岸開放等業務。在條件艱苦、人少事多、業務種類繁雜的情況下,玉環檢驗檢疫人始終秉承“地方發展我發展,我與地方共繁榮”的理念,履行職責,服務發展。
玉環是“中國閥門之鄉”,目前全縣有登記備案的出口閥門生產企業約660家,產品遠銷1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受人工、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閥門行業競爭加劇,甚至出現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惡劣狀況。為此,玉環辦對出口閥門加大了監管力度,并積極幫扶出口閥門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督促企業負責人提高誠信意識,維護產品聲譽。
小島,小單位,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留下了不平凡的足跡。今年,設在玉環的閥門實驗室順利通過CNAS認可審核。“玉環辦開檢后,在技術指導、產品檢驗方面對企業幫助很大,特別是有了閥門實驗室,企業產品就不用再送到外地檢驗,大大方便了中小企業。”浙江省水暖閥門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秀華說。《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