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國門新“衛士”
——檢疫犬在廣西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精彩亮相紀實
□ 李慶益
5月25日,從臺北航班旅客行李箱中截獲檳榔0.5kg;
6月3日,截獲越南旅客攜帶的橙子2.4kg;
7月下旬,兩盒原產馬來西亞的燕窩產品被發現;
8月初,從一批泰國紅毛丹鮮果中,檢出大洋臀紋粉蚧和杰克貝爾氏粉蚧兩種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均為廣西口岸首次發現……
以上這些,僅是廣西檢驗檢疫局南寧機場辦事處現場檢疫查驗單上隨意摘錄的小部分記錄,在這一連串鮮活事例的背后,除了堅守在南疆國門一線檢驗檢疫人的努力,還有其背后的無名英雄——檢疫犬。檢疫犬5月底在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的正式亮相,彌補了廣西口岸沒有檢疫犬的歷史空白。
“問題”是這樣被發現的
9月2日下午6:40,由香港飛往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的航班準點到達。檢驗檢疫、邊檢、海關等聯檢部門早已到位,檢驗檢疫人員按要求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登機檢疫、體溫監測、檢疫犬排查、旅客攜帶物檢疫查驗等各崗位人員各就各位。
“多可愛的小狗啊!”站在一塊標注著“檢疫犬正在工作”的藍色牌子前,不少香港入境旅客禁不住發出贊嘆之聲。在他們面前的行李傳輸帶上,一條身著“檢疫犬”制服的小狗正在工作中,它不停地穿梭在行李、物品之間,一絲不茍地嗅聞著每一件行李。
在現場的南寧機場辦事處主任夏福明告訴旅客,可別小看了這條外表溫順的史賓格犬,它本領可大了,能從眾多的旅行箱中準確地嗅出肉類、水果、水產品、蛋類等眾多禁止攜帶入境的物品。檢疫犬的鼻子特別靈敏,哪怕是包裝再嚴密,氣味再輕微,也無法逃過它的鼻子。
說話間,檢疫犬已在一只旅行箱邊蹲下,馴導員劉喬和其他同事馬上對該“問題”旅行箱作了相應標識。果然,經在檢疫查驗臺開箱檢查,檢驗檢疫人員從這只“有問題”的箱子里查獲水果、香腸共計9.5kg。現場看見檢疫犬精彩表現的旅客,無不嘖嘖稱奇,紛紛掏出相機拍攝。
檢疫犬是如何馴養的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正是檢疫犬最真實的寫照。
為了做好檢疫犬的馴養工作,廣西檢驗檢疫局領導去年底派劉喬和另一位馴導員專門到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封閉培訓,對馴養犬及相關知識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學習。檢疫犬的訓練從3個月大就開始了,期間需要培養幼犬與馴導員的親密關系,6個月大時開始進行技能訓練,例如氣味嗅聞、辨別、報警等。
在離南寧機場候機樓不遠的聯檢大樓,那是檢疫犬平時訓練和休息的地方。走進犬舍記者看到墻上掛著檢疫犬管理制度,地板干凈,舍內物品擺放整齊,通風透氣性良好。目前引進的檢疫犬只有兩只,名為樂樂和海豹。為了便于照看檢疫犬,馴導員就住在與犬舍一墻之隔的地方,每天24小時保證有人照看這些小家伙。
“檢疫犬的馴養異常艱苦,需要非常用心去做才行。”馴導員劉喬說。據他介紹,檢疫犬的訓練與其他工作犬的訓練不同,例如緝毒犬只需要辨別毒品的氣味就可以了,而檢疫犬需要辨別水果、蛋類、乳制品、肉制品等多種氣味。僅水果一項就需要辨別許多種氣味,比如香蕉、蘋果、橘子氣味不同,檢疫犬都要一一識別。不僅如此,旅客的行李中往往還有其他干擾氣味,比如香水、化妝品、糖果都可能散發水果的氣味,這些都需要檢疫犬去辨別它們的不同。
在犬舍外的空地上,十個大小各異、顏色不同的旅行箱一字排列,那是檢疫犬日常訓練必不可少的道具。箱子里會隨機放入水果、肉類或者其他動植物產品,檢疫犬不用上崗的時候,就在院子里訓練,無論晴天、雨天每天都必須堅持,每天訓練至少5次以上。檢疫犬的訓練項目包括行走、前來、隨行、坐、立、吠等,更主要的訓練項目是搜索能力訓練,從氣味泛化、持續性等幾個方面進行,包括單一目標氣味和混合目標氣味反復進行訓練。檢疫犬能從眾多旅行箱中準確嗅出可疑箱子,這與平日的刻苦訓練密不可分。
檢疫犬的使用在探索中進行
在檢疫犬的使用問題上,全國各口岸均有所不同,需要邊探索邊實踐,最終確保檢疫犬在口岸檢驗檢疫工作中發揮作用。
南寧吳圩國際機場檢疫犬的使用,可謂一波三折。為使檢疫犬在南寧空港口岸順利上崗,今年以來,廣西檢驗檢疫局和南寧海關加強溝通合作,經過多次磋商,本著協同執法、優化檢疫查驗流程、配合做好口岸動植物疫病疫情防范工作、提高口岸通關效率的原則,雙方于5月16日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南寧空港口岸旅客攜帶入境動植物及其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決定自5月24日起在南寧空港口岸使用檢疫犬對旅客攜帶入境動植物及其產品進行檢查。由關檢雙方共同商定檢疫犬作業的具體工作流程,這在全國關檢尚屬首例,也可算是一種新的嘗試。實施檢疫犬作業,是廣西檢驗檢疫、海關在旅客出入境通道實施旅檢現場“一機兩屏”查驗模式管理以來,再一次攜手合作,是關檢協作的又一新舉措。
按目前的工作流程,檢疫犬在旅客入境行李提取處作業,檢疫犬發現有攜帶可疑動植物及其產品,以及其他檢驗檢疫應檢物的行李箱、包,由檢驗檢疫人員在行李箱、包上加貼標志,然后在檢疫查驗臺做進一步檢疫查驗。在開包查驗中,若發現屬我國法律法規明令禁止攜帶入境的物品,檢驗檢疫人員將依法對其截留或做退回處理。
此外,關檢雙方協定,海關將旅客申報或海關查獲的動植物及其產品按兩部門有關旅檢現場“一機兩屏”模式管理配合辦法的有關規定移交檢驗檢疫機構處理。對截留的禁止入境動植物及其產品,檢驗檢疫人員均送檢驗檢疫實驗室作病蟲害等有害生物的培養、鑒定,并按規定進行高溫高壓、焚燒銷毀等無害化處理。
“人-機-犬”查驗新模式
為了保護我國動植物的安全,2月24日,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1712號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以下簡稱《檢疫物名錄》)。在這最新一版的《檢疫物名錄》中,禁止入境物種類大幅度增加,其中禁止入境的檢疫性有害生物種類從原來的84種擴增至438種,各方面要求更加全面、更加嚴格,這無疑也大大增加了現場檢驗檢疫人員的工作量和難度。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南寧空港口岸出入境航班迅猛增加,人流、物流量大增,隨攜帶物入境的檢疫性風險隨之增加。檢疫犬在南寧吳圩國際機場開展工作以后,檢驗檢疫機構對入境旅客攜帶物檢疫查驗轉變為“人-機-犬”查驗新模式,這種模式的運行,大大地提高了違禁品的截獲率,以及疫情的檢出率。
按以往“人-機”查驗模式,入境旅客的攜帶物是隨機抽查,部分旅客的行李是不用過X光機的,只能憑借現場檢驗檢疫人員個人經驗判斷。由于入境旅客較多,行李也多,很容易造成少檢、漏檢,甚至部分人故意逃檢的現象。一些過機的行李,檢驗檢疫人員也很難從視屏中準確判斷是否有違禁品,這樣導致現場工作非常被動。“人-機-犬”查驗模式的投入使用,較好地解決了目前工作中的瓶頸問題,三者互相配合,互為佐證,從而有效地解決漏檢、逃檢問題,確保了檢驗檢疫人員查獲違禁品的準確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南寧機場檢疫犬的投入使用,適應了目前形勢發展的需要,彌補了傳統的人工查驗和X光機透視檢查的不足,為防止有害生物從南寧口岸傳入豎起了堅固的屏障。《中國檢驗檢疫》2012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