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貿增長放緩的時候
——浙江嘉興檢驗檢疫局海寧辦事處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 姜建偉 顧正源
今年以來,在國際經濟低迷、海寧外貿增長明顯放緩的情況下,浙江嘉興檢驗檢疫局海寧辦事處(簡稱“海寧辦”)切實轉變觀念,真抓實干,以更加務實、更加有力的措施,幫企業、辦實事、解難題,為轄區外向型經濟發展注入了動力。
海寧辦發揮檢驗檢疫信息和技術優勢,加大了對國外新的技術法規、標準等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跟蹤分析力度,及時向外貿企業通報有關情況,幫助企業熟悉和了解國外的技術標準和技術法規,指導企業進行生產,提高了產品市場競爭力。
該辦事目前已完成《海寧出口大類商品國外技術貿易壁壘解析》的編寫工作,內容首次全面涵蓋了轄區出口皮革家具、紡織品、太陽能熱水器三大類主要出口產品,并采用標準宣傳、質量分析會、培訓班等方式,強化對外貿企業的幫扶,取得了良好的實效。
海寧辦設身處地為轄區企業辦實事,通過召開宣傳會,擴大優惠政策受惠面,讓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小微企業認定,享受免收小微企業一般原產地證書費、一般原產地證工本費兩項費用優惠待遇,增加了原產地證簽證數量和金額,把關稅優惠待遇落到實處。
該辦事處優化政策咨詢服務,嚴格執行第四季度檢驗檢疫費用免收政策,積極推行“一事一策”、“一廠一策”,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出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企業營造了一個“嚴峻大環境”下的“寬松小環境”。通過開展主任接訪日活動,建立官方博客,QQ業務交流群,風險警示通報會等互動平臺,該辦事處拉近了與企業的距離。在此基礎上,對外貿企業推行“急事急辦、要事快辦、特事特辦、難事幫辦”等措施,及時為企業解決發展難題。此外,該辦事處加大“綠色通道”、“直通放行”企業的培育、推薦和實施力度;全面實施電子監管,加快辦事流程;嚴格執行5+2工作制,24小時預約報檢、簽證制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加快了放行速度。今年1月至10月,依托大通關協作平臺,海寧地區共有16488批次的出口貨物享受了快速通關的便利,約占總出口批次的42.1%。
海寧辦積極創新方式,派人深入一線為企業解難題。辦事處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加強調研,加強信息收集,定期聯系重點企業,分類指導,破解發展難題。做好檢驗檢疫業務統計數據的日報、月報、季報等周期性統計分析工作,加強檢驗檢疫專項信息的統計分析,對經常發現質量問題的中小微企業派出專家組、攻關組,重點幫扶。
近期,轄區一些家具企業反映出口沙發熏蒸難、熏蒸費用高等問題,使得企業原先承接的訂單難于按期履行。為此,海寧辦深入一線調研,同意企業申請設立熏蒸點,預計可為每個輸澳集裝箱節約熏蒸運輸費用約1500元。
針對地方經濟運行指標下滑、企業普遍感到生存壓力加大的情況,海寧辦先后出臺了《海寧辦事處促進扶持中小微發展八項措施》和《幫企業辦實事解難題促發展實施意見》。
今年以來,海寧辦聯合海關及地方政府開展“走村入企”解難幫困活動,舉行了海寧尖山新區及連杭經濟區的兩次外貿企業座談會,切實提升服務外貿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據了解,今年8月,海寧辦還聯合嘉興地區海關等單位的8個辦事處走進海寧經編園,把脈地方支柱產業發展趨勢,共商外貿發展大計,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贊譽。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