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河北省省長、省委副書記張慶偉,副省長楊汭就河北省促外貿穩增長,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謀劃明年工作等問題到河北檢驗檢疫局調研。在察看了報檢大廳、實驗室和河北檢驗檢疫發展展室,聽取了賀水山局長的匯報后,張慶偉省長充分肯定了該局扎實推進“四步走”戰略,主動服務“經濟強省、和諧河北”,千方百計幫扶企業研發新品、擴大出口、轉型升級、培植自主品牌等8方面取得的成績。要求檢驗檢疫部門要在提高檢驗檢疫效率、加大培訓力度,培植產業龍頭,破解外貿發展難題,引導企業轉型升級等方面進一步發揮部門作用。
為落實省長指示精神,河北局迅速召開專題會議,提出立即啟動“千家企業進局門,局內專家進企業”活動等8項措施,要求全局系統干部職工要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按照慶偉省長要求,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謀劃、部署,貼身服務、攻堅克難、破解難題,為確保外貿穩定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一、落實領導幫扶責任制,抓實抓好穩外貿、保增長。一是抓好調研、剖析案例、破解難題工作。河北局和各分支機構領導每人要確定2-3家大型龍頭企業作為調研和幫扶對象,明確目標、責任和完成時限。二是了解企業發展訴求,盡快找到促發展的辦法。對重要商品集散地、集聚區、重點出口企業和重要出口商品落實幫扶部門、幫扶人員和幫扶目標,在創新監管上下功夫,在出實招見實效上下功夫。
二、啟動“千家企業進局門,局內專家進企業”活動。一是河北局及各分支機構敞開局門,把企業請進來,讓企業了解檢驗檢疫過程、流程、檢驗檢疫標準和檢測方法,引導企業靠質量、檔次、品牌贏得市場。二是組成檢驗檢疫專家技術小分隊深入企業,為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轉型升級提供強力支撐。
三、理順關系,完善功能,進一步加快省內口岸直通放行速度。一是河北省對外海空口岸檢驗檢疫機構進一步強化責任、完善功能,確保12月1日起實行的全省各地出口商品省內直通放行工作順利實施。二是密切與天津局的協調聯動。年底前,將河北貨物在天津口岸直通放行的種類再增加112種達798種。三是深化與廣西、黑龍江、珠海等檢驗檢疫機構的聯系,為河北產品快進快出提供最大便利。
四、創新監管模式,讓通關更便捷,讓服務更滿意。一是全面推行由檢驗產品向“檢驗原材料+過程管控+企業監管”檢驗檢疫模式轉變,建立以風險分析為基礎的分類管理模式。二是進一步細化“檢企對接”和電子口岸、“出口免驗”、“綠色通道”、“快速核放”等各類便捷服務。三是完善擴充檢企信息服務平臺,健全風險預警信息通報制度,充分利用門戶網站、微博、QQ群等為政府、企業及時提供相關信息支持。
五、抓好“兩個面向”,重點“扶優扶強”。一是面向當地主導產業,面向當地主要出口商品高標準布局河北特色實驗室,為當地主導產業原材料檢測、質量控制和新產品研發等提供技術支持。加快安國中草藥等特色實驗室建設,促進安國的中草藥材產業規模3年內增加到300億以上。二是成立專項團隊,加大對天威保變、長城汽車、惠達陶瓷等出口免檢企業和農產品、工業品等大型、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力爭3年內將免檢產品做成國際著名品牌。
六、加大“兩培”(培訓、培植)力度,引導企業轉型升級。一是進一步抓好“專家大課堂”、“企業大講堂”等,河北局及各分支機構要有針對性地擬訂培訓方案,擴大培訓對象到農村,到備案種植、養植場,到果農、菜農、藥農。二是培植自主品牌。重點幫助河北局已創建的18個“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縣(市)”和15個“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區”內企業,健全完善質量安全控制制度,缺陷產品和不安全產品溯源體系及召回制度。利用3年時間,將河北水果、安國中藥、張家口蔬菜、衡水裘皮等優勢產業培植成國家級產業基地。
七、借助聯盟優勢,破解國外技術壁壘,為河北產品擴大出口提供科技支撐。一是借助3大聯盟(國家煤炭檢測實驗室聯盟、河北省大型科學儀器資源共享聯盟、國家陶瓷檢測實驗室聯盟)、與30多家檢驗檢疫機構及科研院所簽署備忘錄和互聘技術專家等優勢,開展關鍵性、共性的基礎類、公益類、重大戰略產品類科研、標準項目的合作立項和聯合攻關。二是進一步密切與省商務廳、農業廳和石家莊海關等相關部門合作,為河北產品擴大出口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八、加大宣傳力度,幫助企業用足用活用好優惠性政策。一是走訪企業、利用網絡、電話咨詢、大廳公告、媒體報道和申領員培訓等方式,加大普惠制宣傳和培訓力度,增強企業對有關政策的認識,引導企業及時調整出口方向,避開普惠制給惠國的“畢業”政策。二是不折不扣地執行好減免檢驗檢疫費用政策,幫助企業度過難關。
(河北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