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徐 沛 記者張 東)近日,四川省崇州市有關部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該市懷遠鎮有一處直接用化學物品浸泡、加工“問題竹筍”的黑作坊。執法人員聞訊后立即趕赴現場展開調查。
執法人員在一處農家小院內找到這家作坊,并在院子里發現一袋焦亞硫酸鈉、半袋檸檬酸,以及79桶正在泡制的竹筍。在露天敞放的藍色塑料桶里,整齊地泡著大量的竹筍,桶里的水顏色渾濁。執法人員當即對現場79桶近5噸“問題竹筍”進行了查封,并對浸泡過的竹筍進行了抽樣送檢,對其中的焦亞硫酸鈉、檸檬酸是否過量進行檢驗。
在隨后的調查中執法人員還發現,該作坊根本沒有取得營業執照和食品衛生許可證。被擋獲的作坊老板承認他們在水中加入焦亞硫酸鈉、檸檬酸等防腐劑浸泡新鮮竹筍,目的是為了延長竹筍的保鮮期。“用這種方法,新鮮竹筍最長能保鮮半年之久。”
據了解,焦亞硫酸鈉屬于《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允許使用的一種添加劑,在食品加工中可以做防腐劑、漂白劑、疏松劑。在當作漂白劑使用時,只限于熏蒸,不能用于浸泡等直接接觸物體的方式進行漂白。雖然允許使用,但對計量有嚴格規定。焦亞硫酸鈉在干制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僅為0.2g/Kg,未標明可用于鮮竹筍。
有關專家指出,焦亞硫酸鈉過量使用,會導致食品中二氧化硫嚴重超標,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嚴重時會損傷肝、腎臟,引起急性中毒。另外,焦亞硫酸鈉還是一種致癌物質。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