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發布通報,對2011年度為深圳市科技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及單位給予獎勵。深圳檢驗檢疫局動植中心和檢科院申報的《供港食品安全預警與產地全程溯源的質量控制》和《觀賞植物重要入侵害蟲防控關鍵技術與應用》2項成果榮獲社會公益類科技進步獎。
《供港食品安全預警與產地全程溯源的質量控制》為國家“十一五”食品安全重大專項,歷經三年完成。項目研制標準10 項(國標5 項,行標5 項),獲得專利6 項(授權4 項,公示2 項),研制軟件5 套(3 套獲得軟件注冊權),發表研究論文17 篇(SCI 7 篇,中文核心期刊10 篇),出版專著6 部,研制檢測試劑盒7 種。所開發的畜禽全程溯源安全預警公共平臺在河南、湖南、深圳進行了推廣使用。項目的實施填補了國際上綜合運用電子手段對畜禽全程溯源和監管的空白。項目作為深圳市和國家質檢總局標志性成果,被選送參加“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國家質檢總局成立十周年成果展”和“首屆中國質檢十年信息成果展覽,受到全國兩會領導檢閱。該成果還被深圳市推薦為2012年廣東省“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
《觀賞植物重要入侵害蟲防控關鍵技術與應用》針對近年來嚴重影響深圳市觀賞植物安全的刺桐姬小蜂、紅火蟻、蔗扁蛾、曲紋紫灰蝶、椰心葉甲等重要入侵害蟲暴發性強、防治和根除難度大等問題,研究并解決了觀賞植物入侵害蟲的防控關鍵技術問題,為深圳市防控外來有害生物和保護農林生態安全積累了寶貴經驗。本項目起草風險評估報告1份,發布國家警示通報1個,頒布國家公告1個;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研制出儀器裝置1套;制定國家標準4項,檢驗檢疫行業標準10項,深圳市地方標準1項;發表研究論文25篇,出版專著2部。成果已在3省12個單位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近年來,深圳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推進“科技興檢、人才強檢”戰略方針,依托深圳市重點實驗室,充分借助深圳市科研項目的資金支持,緊緊圍繞深圳市近年發生的動植物疫病疫情,大力提升科技項目申請、研發能力,成果轉化能力和產品市場競爭力,研究出一批創新性突出、實用性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的科技成果,為當地動植物安全和外來有害生物防控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可。
(深圳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