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中德生態園綜合標準化示范區建設緊鑼密鼓
瞄準國際標準 突出綠色環保
本報訊 (高學龍 記者梁 麗 朱文達)12月18日,記者從青島市質監局標準化處了解到,全國首家國際綜合標準化示范園區——青島中德生態園綜合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工作已全面啟動,2013年前將完成相關規劃和配套工作,組建工作機構。
不久前,青島市質監局關于建設青島中德生態園綜合標準化示范區的請示得到了國家標準委的批復。國家標準委在批復中表示,為促進青島市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推動中德兩國的標準化合作,同意建設青島中德生態園綜合標準化示范區,為中德生態園建設提供標準化方面的管理與服務。該生態園將突出“綠色、生態、環!崩砟,真正走上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實現經濟的高質量增長。
據了解,青島的中德生態園是中、德兩國政府間戰略性合作項目。中德生態園以綠色低碳為發展理念,以生態標準的制定和應用、低碳產業的配置和發展、綠色城市的建設和推廣為目標。2010年7月1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期間,中德兩國政府簽署《關于共同支持建立中德生態園的諒解備忘錄》,確定在我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設立國際合作生態園區。2011年12月6日,首個設立于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德生態園舉行了奠基儀式。在國務院批復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中,中德生態園被列為重點項目之一。
據悉,中德生態園綜合標準化示范區立足“綜合、生態、國際”關鍵要素,提出建立量化的指標體系,促進環境、社會、資源與經濟四維平衡發展,增強政府主導性、企業主體性、公眾參與性。生態園區的建設從綠色、生態、節能、環保等方面入手,圍繞生態園提出的經濟優化、環境優化、資源節約和包容發展4類34項控制性指標和6項引導性指標,以國際國外先進標準尤其是德國標準為主體,參考國外先進經驗及技術,制定生態園特色標準及配套政策,開展國外生態園相關標準與我國標準情況的對比,形成相應的研究成果,逐步建立和完善與園區生態指標體系相配套的標準體系。
中德生態園建設的具體目標是:示范領域參與制定國際、國家、行業及聯盟標準比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出現一批以原始創新技術標準為基礎的技術和產業聯盟,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的數量和質量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示范領域重點企業承擔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比例達到10%,龍頭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比例達到5%~10%,超過10家重點企業實現研發與標準化基本同步,示范領域重點產品采標率達到90%以上。鼓勵示范領域重點和龍頭單位承擔或參與國家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TC)、分技術委員會(SC)及工作組(WG)工作。建成國內領先的生態園區標準化信息共享與服務平臺,園區的標準化服務能力和服務企業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在聯盟標準性質、專利技術融入技術標準、節能環保和綠色能源技術產品標準等重要問題研究方面取得一批重要研究示范成果。建立全國生態園區標準化專家庫,一批高層次的生態園區標準化人才,特別是熟悉德國相關標準的標準化人才得到鍛煉和培訓。出臺生態園區標準化規劃、計劃和經費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完善對標準創新的獎勵政策。
標準化示范園區建設分為3步:2013年前全面啟動園區標準化建設工作,完成相關規劃和配套工作,組建工作機構,開展前期調查研究;2015年前形成標準化建設工作格局,取得部分標準化工作成果,開展中期工作效果評估;2020年前標準化園區建設初步完成,取得一批標準化成果,進行標準化示范驗收。
為保障中德生態園的順利推進,中德生態園國際標準化示范園區建設領導小組由青島市質監局牽頭,中德生態園管委會和青島市相關部門單位參加。該領導小組研究決定與創建工作相關的重大事項,辦公室由青島開發區質監分局和生態園管委會有關部門承擔,承辦具體工作任務。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