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質監局將標準化體系引入物流服務領域
公路成為企業移動倉庫
本報訊 (記者沈 洪)近日,說起廣東省質監局在TCL集團速必達公司開展的服務業先進標準化試點所取得的成效,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毅表示,每天300多運輸車輛裝載著集團公司生產的電視機等家電產品,快速送到客戶手中。這不僅解決了企業的倉儲難題,而且實現了產品到客戶的快速運送。
今年,TCL集團生產的電視機、冰箱等家電產品已達1500多萬臺,400多萬立方米的倉儲成為最大難題。然而,該集團速必達公司在廣東省質監局開展的服務業先進標準化試點中,將標準化體系全流程覆蓋于龐大的物流管理體系,實現每天生產的80%產品在運輸途中,使公路成為公司移動的倉庫。
近年來,隨著TCL集團公司家電多元化產業的發展,產品倉儲和物流成為發展難題。尤其是設在全國的37個中轉倉庫以及幾十個發貨站、幾百個到貨站構成的上萬條干線運輸網絡的銜接管理,成為企業最頭疼的事。
2010年4月,廣東省質監局在物流、電信等8個重點領域開展現代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工作,旨在解決廣東服務業領域標準數量少、覆蓋面有限、工作基礎薄弱等問題。速必達公司被廣東省質監局選定為現代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
在廣東省惠州市質監局的幫助下,速必達公司以標準化試點為契機,強化目標管理與服務業標準化工作的銜接,保障各項物流服務標準的先進性。在標準的設計制定中,本著建立符合客戶的基本需求和超越客戶的要求為原則,速必達公司借鑒美國供應鏈管理從計劃、采購、制造、交付、回收和執行的基本框架,構建企業標準化基本綱目,建立3大層7大體系28項187個子目錄。這些標準覆蓋了公司從戰略、客戶、商務、人力資源、業務、財務到績效管理的全過程,形成了企業整體流程標準化體系。
該公司在IT系統開發時,將流程固化到系統中,確保標準在整個業務環節中嚴格執行和應用。一系列標準將各項物流、財務信息、人力資源等系統進行無縫對接,實現了對各項業務的可控、可追溯性的標準化有效運行和實時監控。正是標準體系對龐大物流體系的全流程覆蓋,公司實現了每年對12萬輛卡車的在途監控,全國省會城市及部分重要的二級城市的37個中轉倉庫實現網絡覆蓋,區域配送深度覆蓋省、市、縣及鄉鎮的終端客戶。在龐大的標準化體系框架運行下,產品從出廠、運輸、倉儲保管裝卸、區域配送、客戶5個階段的各個環節實現了零誤差。
在標準體系的引領下,該公司按照標準要求,通過分析客戶訂單情況、合理規劃配送線路,確定不同線路的訂單下達時間,以類似“班車”的發車方式,采用“定時定線班車制”模式,對37個區域配送中心的配送貨物線路進行了標準化規劃,按照預先設定的時間進行集中配送,配送及時率提高了12個百分點,客戶物流成本平均下降了5%。
通過服務業先進標準化試點,速必達公司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物流標準化體系,不僅實現了公司經營模式的轉型升級,而且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公司除了承擔本集團的物流業務外,還承接了40家企業的物流業務,85%的訂單次日送達指定地點,10%的訂單兩天內送達,5%的訂單不超過5天送達,全年營業額達到5億多元,實現了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提升。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