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美國某公司對蘇州某鞋業有限公司出口的2批嬰兒鞋,以鞋底硬度不符合要求為由實施了退運,2批貨物合計13476雙,貨值131325美元。
蘇州檢驗檢疫局即派員至該鞋業公司進行調查,經查,造成出口嬰兒鞋鞋底偏硬的原因主要是以下方面:
1.廣東某鞋底廠生產的鞋底未按正確的配方進行投料,過多添加了白碳黑成分,造成鞋底偏硬。
2.由于該供應商與鞋業公司合作多年,一直未發生產品質量問題,驗收人員未能嚴格執行原材料驗收規定,只對供貨的部分顏色鞋底進行了驗收,驗收沒有做到所有顏色全覆蓋。
3.該鞋業公司的原材料儲存倉庫相當簡陋,既潮濕,又不避光,橡膠鞋底儲存時間一長,鞋底極容易變硬和老化。
蘇州檢驗檢疫局鑒定了造成退運責任,希望公司加強對供貨商管理,嚴格按工藝配方生產鞋底,原材料到公司后認真按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進行原材料檢驗,檢驗合格的入庫投產。要求該鞋業公司改善原材料儲存條件,防止原材料因儲存不當而造成產品質量問題。
案例啟示
嬰兒鞋穿著對象一般只是2歲左右的嬰童,除了安全項目外,對鞋的舒適度要求也非常高,鞋底柔軟是舒適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往往客戶對此比較講究,偏硬的鞋底,嬰童穿著會不舒服,影響嬰兒的正常發育,甚至造成嬰兒畸形生長。鑒于此,本次退運恰似一聲警鐘,提醒廣大的生產企業,對質量指標嚴格按照國內外技術法規要求實施檢驗,為嬰童提供穿著舒適的鞋類產品。另一方面,檢驗檢疫部門也應該加強對合同的審核,嬰童鞋底硬度指標等使用性能質量條款按相關要求,實施生產過程監控和檢驗,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出國門。(陳霞 屈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