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聯想集團:“復盤”管理
聯想集團在質量管理中引入“復盤”管理,如果出現質量問題,都要對產品各環節的節點進行質量“復盤”,重新檢查,直至找到問題,進行改進。“復盤”管理提升了質量管理水平,成為聯想質量創新的一部分。
2 5719工廠:質量警示墻
空軍5719工廠在企業主干道設立質量警示墻,展示質量問題、介紹質量方法、宣傳質量理念、發布質量警語、分析質量案例。質量警示墻有效提升了企業員工的質量意識,傳遞了“質量是天也是地”的質量理念。
3 凱濤奇:三級安全監管
天津凱濤奇公司在生產企業內構建組長、主任、廠長三級管理,班組、車間、廠內三級自查,廠檢、廠評、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委員會三級監查格局。該項管理措施2012年實施以來,嚴格了自檢互檢制度,確保了食品質量安全。
4 大慶油田:“三我管理”
大慶油田的“三我管理”著眼于“有我導致、于我有關、我所遇到”3個角度,對質量問題進行梳理分析,選擇重點項目進行深入剖析檢查。該方法2012年在實施中借助專項治理行動,達到了以點帶面、提高工程質量的效果。
5 濟鋼:質量異議與獎金掛鉤
河南濟源鋼鐵公司實施產品質量異議考核辦法,將錯判漏檢的質量異議聯掛考核質量管理部門10%~20%的獎金。同時,各部門也將獎金收入和質量進行連掛,實行質量問責制。該措施實施以來,有效降低了質量損失率。
6 金橋焊材:組建專業質檢隊
天津金橋焊材公司組建了一支約占員工總數5%的專業質量檢驗隊,通過成品抽檢,評定質量等級。根據評定辦法,如果質量等級相差一倍,質量收入就相差50%。該方法大大降低了質量成本,提高了質量合格率。
7 加多寶:質量控制放行系統
加多寶集團利用現代IT技術和網絡,自動獲取每一批產品的原料檢測、過程控制等數據,并進行綜合評判,任何一個檢測項目出現偏差,系統會自動報警。該系統2012年實施以來,有效杜絕了不合格品發生,確保了產品質量安全。
8 廈門航空:服務“小憲法”
廈門航空公司在質量《運營總冊》“憲法”精神下編制了服務“小憲法”,規范了崗位職責和考核標準。“小憲法”體現了“以人為本、以情感人、規范運行、制度管人”的管理理念,為細化服務質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9 中興通訊:不良質量成本追蹤
中興通訊公司通過質量和財務管理系統,將各環節造成的不良質量成本“追蹤”到部門和個人,按照“誰負責、誰承擔”的原則,納入到部門和個人績效考核中。“質量成本追蹤”管理有效地促進了企業質量控制和服務質量改進。
10 青島啤酒:1800道檢測點
為了確保質量,青島啤酒公司在各個生產環節設立了1800個質量檢測點,僅釀造過程就設立了300多個檢測點,對所有與酒液接觸的物品和酒類包裝物加大了檢測力度。這些遍布全過程的監測點,踐行了“好人釀好酒”的質量價值觀。
讀者聲音
“無論什么樣的管理方法,都離不開一個宗旨:改進管理方法,提高產品質量。這其中,群眾性的質量管理活動尤為重要。”
胡殿霞 華英農業公司體系與標準化管理員:
作為一名基層的企業質量工作人員,我對一些企業的質量管理創新方法特別關注。此次,我結合工作實踐經驗,對比選出了10種心儀的管理辦法。
我覺得,無論什么樣的管理方法,都離不開一個宗旨:改進管理方法,提高產品質量。這其中,群眾性的質量管理活動尤為重要。大慶油田的“三我管理”、上海海立集團的“三我主義”,正是基于這種想法而開展的群眾性質量管理方法。
大慶油田的“三我管理”著眼于“有我導致、于我有關、我所遇到”3個角度,對質量問題進行梳理分析,選擇重點項目進行深入剖析檢查;上海海立集團則是在制造現場推行“我的質量我負責”“我的設備我保養”“我的位置我做主”的“三我主義”,指導員工從自己身上尋找改進機會。這些方法的相同點都是發動一線員工,從自己身邊的質量改善做起。這些改善雖然不是很大的質量問題,有的可能只是影響產品的外觀質量,有的可能是生產線上的一些小改進,但以此為抓手,質量問題就會不斷被消滅在萌芽狀態,質量意識就會深入員工骨髓。
除此之外,5719工廠的質量警示墻也是我青睞的質量管理好方法。他們在企業主干道設立質量警示墻,展示質量問題、介紹質量方法、宣傳質量理念、發布質量警語、分析質量案例。質量警示墻有效提升了企業員工的質量意識,傳遞了“質量是天也是地”的質量理念。我們公司各單位、部門也都有類似的“質量警示墻”,從實施效果看,確實不錯。
“回眸2012年的質量管理創新之路,一家家優秀企業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足跡,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中國企業參與其中。”
穆 巍 天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中興通訊公司啟用了不良質量成本的“追蹤”責任機制,把由于不良工作造成的內部損失納入績效考核,在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之間,誰造成的不良質量,就由誰來承擔責任,在如此獎懲分明的制度下,想必沒有員工會不重視自身環節所肩負的責任。
大連機車的記名造、記名修制度也是值得借鑒的,這種“記名生產”制度能夠實現錯誤原因的快速定位,把不合格產品消失在它的形成過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逐步實現被動的“事后把關”向積極的“事前預防”轉變,這種認真實行“預防為主”的策略確實值得推薦。
奇瑞汽車的“奧迪特”評價中心也吸引了我的目光。這是奇瑞內部建設的模擬第三方評價車輛的機構,簡單地說就是對已經下線的汽車,從用戶的角度“找茬兒”,20多個審核師和審核員“本色出演”普通消費者,一名審核員要審查幾千項內容,這種做法既有新意又有效益。
在2012年的質量管理創新詞匯中,還出現了“保姆隊”這樣一個詞。這支遠近聞名的“保姆隊”屬于三一重工。當每一臺新產品走進客戶的工地時,他們都會進行專人專車特級服務,同時還會為客戶培養專家級的操作人員,產品能得到嬰兒一樣的悉心照顧,試問哪家客戶會不滿意呢!
回眸2012年的質量管理創新之路,一家家優秀企業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足跡,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中國企業參與其中。
“作為一名最基層的質量管理者,我深深懂得質量管理的重要性,一些創新的做法會讓企業質量管理錦上添花。”
郭書明 河北興泰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年度質量管理創新選取了20家企業在質量管理領域的創新舉措,對于從事質量管理工作的人來說,很有啟發和借鑒意義。經過反復慎重比較思考,我選擇了舞鋼的“ABC標準”管理法,濟鋼的質量異議與獎金掛鉤法,中興通訊公司的不良質量成本追蹤法,大連機車的記名造、記名修管理法,三一重工的質量服務“保姆隊”等10家企業的質量管理創新方法,理由是上述公司的質量管理創新方法切實可行,效果突出。
如舞鋼的“ABC標準”管理方法,從總公司到各廠、車間、班組,都細化分解了崗位操作流程,并在實施過程中,根據現場實際對標準進行不斷改進完善,這樣一來,建立了質量控制系統,加大了質量檢測力度,有助于每一個崗位責任到位,每一個環節都能標準生產。
我對濟鋼的質量異議與獎金掛鉤法、中興通訊公司的不良質量成本追蹤法也感同身受。因為我從事的工作是機組設備的維護與檢修,我所在的崗位這些年也實行了“質量質保問責制”,將檢修質量與獎金掛鉤,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效果非常不錯。
作為一名最基層的質量管理者,我深深懂得質量管理的重要性,一些創新的做法會讓企業質量管理錦上添花,同時贏得廣大客戶的長期信任。比如說三一重工的質量服務“保姆隊”創新方法,我覺得應該在大部分企業中推廣應用,為解決客戶后顧之憂發揮作用。
本報觀點
質量我做主
□ 本報編輯部
對于不少中國企業來說,抓質量難,抓質量管理更難,抓質量管理創新那就是難上加難。真有這么難嗎?如果你看了這次選出的10項年度企業質量管理創新就會發現,創新不在于理論多深、辦法多新,關鍵是要切合實際、產生效益。
質量管理,人是關鍵。激發出每一個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是質量管理創新的勝敗所在。無論是“大慶油田:‘三我管理’”、“廈門航空:服務‘小憲法’”還是“凱濤奇:三級安全監管”,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充分發揮人的作用來提高質量水平和服務水平,讓每一個員工切實擔負起自己所在崗位的質量責任,讓質量管理切實落實在每一道工序,每一條生產線上。
管理降損耗、管理增效益。評價質量管理創新的依據之一,就是企業的質量成本是否合理。在這方面,“濟鋼:質量異議與獎金掛鉤”、“中興通訊:不良質量成本追蹤”、“金橋焊材:組建專業質檢隊”這3項創新,都可以算是控制質量成本的好方法。它們有的是把不良質量成本追溯到部門和個人,有的是把產品的質量等級與員工收入掛鉤,有的是用質量異議來考核工作業績,總之就是把質量成本分攤到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從而實現全過程的質量控制,讓質量成本永遠不會超標。
質量管理不僅要著眼現在,也要總結過去。如何讓以往的失敗成為今天的財富,這次入選的“聯想集團:‘復盤’管理”和“5719工廠:質量警示墻”就是兩個很好的示范。同樣是回顧過去,聯想集團的方法是“昨日重現”,全過程地回顧重演,直至發現問題所在,而5719工廠則是“警鐘長鳴”,用質量警示墻來隨時提醒員工不重視質量會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雖然兩個企業選取的形式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在用心總結、整理、歸納每一個工序上的問題和缺陷,防止同樣的錯誤再次出現。
質量管理最重要的“舞臺”就是生產一線,一線的質量錯誤越少,企業贏得市場的機會就越大。同為食品企業開展的質量管理創新,“青島啤酒:1800道檢測點”、“加多寶:質量控制放行系統”都把質量管理的重心放在保障產品安全上。它們通過增加質量控制點和加強系統自動評判等方式,力求不放過一個質量風險,確保產品的合格率。
質量管理創新看起來很高深莫測,其實說白了就是“怎么有用怎么來”。不用喊口號、貼標語,只要能創出效益、創出質量,那就是好創新。2013年,歡迎更多的中國企業能加入到質量管理創新的隊伍中來,真正做到“我的質量我做主”。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