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服務科學發展
——遼寧檢驗檢疫局設立大連金州新區辦理處側記
本報記者 西 安 通訊員 劉 婷 楊 光
開欄的話
中國特色質檢工作之路,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要求、制度設計和實踐特色,是一條經過實踐檢驗成功的正確道路。從今天起,我們開設“堅定走中國特色質檢工作之路”專欄,報道各地檢驗檢疫部門探索中國特色質檢之路的做法,在質量已經成為更加鮮明的發展追求的新的歷史時期,在全中國質檢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特色質檢工作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
探索中國特色工作之路,2013年遼寧檢驗檢疫局傾力打造“服務創新年”,以和諧、創新、安全、優質的治局理念,一心一意服務遼寧科學發展。
1月6日,遼寧大連檢驗檢疫局金州新區辦理處正式掛牌受理業務。這是該局立足于服務遼寧沿海經濟帶戰略,在“服務創新年”解民意、應呼聲、辦實事探路先行的有為之舉。遼寧局副局長強榆林說:“辦理處的成立,既是省局黨組服務創新的一次新嘗試,也為金州新區打造服務型政府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檢驗檢疫服務平臺。企業節省了往返開發區報檢的費用和時間,金州新區政府招商、養商也有了更加便利的條件,是一個雙贏乃至多贏的成果”。
據了解,金州新區是大連改革開放的中心地帶,也是東北地區最具開發潛力和開放活力的地區之一。產業結構以石油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食品加工、現代冶金為主。目前,已有英特爾、大眾等35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進駐,其中,世界500強企業69家,2012年進出口業務超過20余萬批。
“去年,我們為了適應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曾向大連檢驗檢疫局提出在新區增設辦公地點的要求。該局局長紀和平第一時間就到金州新區調研論證、認真聽取企業和政府意見。在請示省局黨組后,科學設計、合理規劃,創新工作模式,決定設立業務辦理處,使我們更加堅定了以外貿促發展、保增長促振興的信心”,金州新區馬秀蓮處長告訴記者,“比如像佳能、因特爾等重大項目的開發與建設上,有了這樣的貼身服務會為政府和企業帶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
“圍繞遼寧沿海經濟帶戰略,打造沿海經濟帶檢驗檢疫服務鏈,扶持地方經濟發展和重點企業發展是遼寧局‘服務創新年’的工作重點之一。積極跟進、科學研究,深入了解政府和企業需求,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進一步提升檢驗檢疫服務水平,是我們成立辦理處的初衷。”遼寧局局長、黨組書記崔茂森說,“要真正實現服務型政府,依然存在改革瓶頸,關鍵是要舍得調整既得利益,以實干贏得民心,辦實事造福人民。成立辦理處就是我們打造服務型政府的一次務實之舉”。
改善報檢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可謂是大連局服務企業、扶持企業的一番“苦心”。在省局的大力支持下,該局辦理處進駐金州新區后,改造擴建了辦理處報檢大廳,業務窗口增加到12個,均為開放式業務受理平臺,方便了檢企人員的溝通;增添了報檢引導輔助平臺、清晰的索引和指示,提升了人性化服務水平。
為最大限度方便轄區企業,辦理處主動將檢驗檢疫監管工作轉移到企業門口,以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服務,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對企業實施對口幫扶,主動上門服務,進行技術輔導和管理咨詢。實施檢驗檢疫窗口標準化建設,打造統一規范的軟硬件環境,全面提升檢驗檢疫窗口服務水平;實施24小時預約和“5+1”工作模式,落實“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和“服務承諾制”等服務措施;縮短注冊、簽證周期,對原產地證書做到隨到隨簽,保證企業出口貨物順利通關,享受國外優惠關稅。
對于企業而言,時間就是金錢。為了加快放行速度,這個辦理處不斷創新驗放模式,與大連海關開展“無障礙放行”試點,在對產品風險評估和對企業誠信評價的基礎上,實行企業報檢直通制度,報檢后先出證放行,檢驗周期由過去的3~4天縮短為1天;根據業務需要安排相關人員輪流入駐,主要負責區域內進出口商品報檢、出證、產地證簽發等檢驗檢疫工作,業務上按照“五統一”即統一規范、統一原始記錄、統一檢測項目、統一統計分析、統一監管檔案的要求規范管理,認真落實“一企一策”、特事特辦等服務措施,使服務工作更細、更實、更有效。
“金州新區廣大進出口企業的報檢通關將更加便捷,3058家企業將直接受益。”遼寧大連金州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莉興奮地向記者說。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