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魂礪檢:托舉強局之夢
——江蘇檢驗檢疫局堅持科學發展建設現代化強局綜述
本報通訊員 高 穎 顧惠娟 記者 李正法/文 通訊員 馬廣一/圖
科學發展鑄就輝煌,強局夢想凝聚力量。
近年來,在國家質檢總局、江蘇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江蘇檢驗檢疫局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提高江蘇檢驗檢疫系統的現代化綜合履職水平,忠實履行“人民質檢,為民服務”的歷史使命,向現代化強局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檢地攜手共建美好江蘇
鑄牢檢魂 堅定自信建強局
理論學習如火如荼,系統上下如沐春風。
2012年11月下旬,從北風瑟瑟的蘇北到依然綠意盈盈的蘇南,江蘇檢驗檢疫系統上下正沉浸在學習貫徹十八大報告的熱潮之中。
強局先鑄魂,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干部職工頭腦,堅定理想信念,統一思想行動,這是江蘇檢驗檢疫系統的優良傳統。在黨組書記、局長王偉的帶領下,江蘇檢驗檢疫局新一屆黨組一班人始終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干部職工,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全體成員的向心力,用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干部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意識,打牢江蘇局系統干部職工的思想基礎,堅定踐行科學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在黨組中心組學習日,江蘇檢驗檢疫局黨組成員率先垂范,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主線,先后組織近30個專題的學習研討和交流、匯報,結合加快檢驗檢疫業務改革、加速推進“打造五區鑄強局”進程,更好地服務江蘇“兩個率先”,黨組成員邊學習、邊調研、邊實踐,形成了以創新手段解決問題的思路。先后開展了實驗室建設專家論證制度等幾十個體制機制創新試點,初步在制度、機制上取得了一批成果,在推動江蘇檢驗檢疫事業發展上收到了顯著成效。
強局亮檢,思想先行。江蘇局系統近年來先后組織開展了革命傳統、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形勢任務、弘揚“三創”精神、打造“五區強局”等一系列教育活動,引導干部職工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自覺實踐者,激勵大家不斷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為推動江蘇檢驗檢疫科學發展貢獻力量。
以文化人,是一個行業科學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撐和主要原動力。為此,江蘇檢驗檢疫系統不僅用先進理念引領質檢建設,也始終用先進文化教育人、引導人、培養人,不斷提高江蘇檢驗檢疫行業的人文素質和核心競爭力,為建設現代化強局提供強勁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障。2009年,該局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編寫了《江蘇檢驗檢疫行業文化建設論綱》,擬定了一系列文化建設的意見、規劃和方案,明確了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總體思路、目標任務、方法途徑。也形成了具有江蘇特色的“四個一”文化成果:“一則局訓:精鑒明察,修善為民;一個局標:內含天平、橄欖枝、長江、長城、地球等元素,象征江蘇檢驗檢疫作為執法機構的公平、公正、威嚴;一首局歌:質檢的風采;一部小說:《第一道防線》”。2012年的江蘇檢驗檢疫局“主題文化年”活動,不僅推動了檢驗檢疫制度、管理、服務和技術的創新,更提升了隊伍的精氣神,使干部職工始終堅定地高舉旗幟,步調一致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盡心盡職履行使命,涌現出一大批全國、全省和系統內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
建設學習型黨組,開啟現代化征程。
繼往開來 薪火相傳新征程
“兩年打基礎,三年快提升,五年大跨越”,江蘇檢驗檢疫人沿著強局之路,跨越雄關漫道。
2009年,江蘇檢驗檢疫局在深化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提出新思路:“有效監管保質量,深化服務促增長,提升能力強素質,科學發展上水平”。
2010年,江蘇檢驗檢疫局確定了“強基礎,守底線,促轉型,上水平”的決策思路,力促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2011年,觸摸“十二五”強勁的脈搏,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江蘇檢驗檢疫局以推動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國家質檢總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十二字方針為統領,確立了“打造五區鑄強局”的長遠目標和發展路徑,引領江蘇檢驗檢疫局步入現代化強局新境界。
法治質檢的樣板區——爭當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建設、國門生物安全防御體系建設、進口工業產品檢驗監管、進口食品口岸監管、法制監督工作的樣板。
服務發展的先行區——跟進創新驅動先行一步,服務重大戰略先走一步,推動通關便利先試一步,轉換監管模式先邁一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先跨一步,促進轉型,服務發展。
人才強檢的示范區——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重視人才,更加關愛人才,當好“引才”、“育才”、“用才”、“聚才”的示范,促進人才隊伍建設再上新水平。
科技質檢的實驗區——推動資源整合的新進展,實現成果轉化的新突破,加快檢測能力的新提升,促進信息保障的新提速,以科技創新提升執法水平,以檢測實力提升執法能力,以信息保障提升執法效能。
和諧質檢的模范區——爭做推進大質量工作機制、大質檢文化建設、形象塑造、創先爭優、自身建設的模范,深化聯合、融合、整合,促進合心、合力、合作。
“打造五區鑄強局”這一思路和目標,準確把握了質檢事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是江蘇檢驗檢疫局高點定位、奮勇爭先、全面提升事業發展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選擇。江蘇檢驗檢疫人一路高歌,駛入科學發展的快車道。
創先爭優活動得到上級領導高度肯定
以質取勝 忠誠履職守國門
江蘇檢驗檢疫局黨組一直將抓質量、保安全作為自身的首要職責,全面構建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從根本上促進質量安全總體水平的提升。
每年舉辦一次檢地工作專題座談會,與地方政府及質監、農林、衛生等部門簽署合作備忘錄70多個,并推動蘇州、昆山等7個地方政府設立質量獎,無錫市政府將一、二類企業數量納入了考核指標。去年,江蘇檢驗檢疫局經江蘇省政府同意,牽頭聯合商務廳首次共同設立江蘇省出口企業優質獎,努力營造推動企業注重創新、提升品質的良好氛圍。江蘇檢驗檢疫局采用工作專報、信息簡報以及專題匯報、組織座談、上門走訪、每年向地方政府提交進出口產品質量白皮書等各種方式,讓各級政府更好地履行抓質量的領導責任,確保進出口商品質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稱贊。2009年以來,江蘇檢驗檢疫局獲得各級地方政府領導批示肯定450多次,其中獲得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肯定30多次。
近年來,江蘇檢驗檢疫局以深化工業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為突破口,著力構建質量管理和考核評價長效機制,推動行業、企業完善自我管理和誠信管理體系,形成合力抓質量。目前江蘇全省共建成各類示范區(基地)81個,其中有5個國家級示范區,省級集聚監管示范區12個。
以食品安全為試點,啟動了風險管理研究與探索。2011年4月,江蘇檢驗檢疫局發布《江蘇檢驗檢疫局進出口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風險防范措施研究方案》,自主研發了出口食品生產關鍵環節遠程實時監控及質量追溯系統電子化監管平臺。此外,江蘇檢驗檢疫局還從產品質量、監管工作等方面,對質量安全風險信息進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分專業形成50多份風險研判報告;針對口岸公共突發事件,制定了《處置安全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15個專項應急預案,打造了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國門生物安全防御體系、進口工業產品檢驗監管、進口食品口岸監管、法制監督、認證行政執法等六大樣板點,形成了江蘇檢驗檢疫法治質檢樣板區結構體系。
首部塑造出入境檢驗檢疫人的小說《第一道防線》獲廣泛認可
科技興檢 蓄勢待發謀長遠
學習十八大報告中“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論述,讓江蘇檢驗檢疫人信心滿懷!
近年來,江蘇檢驗檢疫局黨組緊緊圍繞“為依法行政提供支撐、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這條主線,在實驗室機制體制、運行模式、發展模式上解放思想、先行先試。在鼓勵實驗室揚帆市場實現經濟效益與把關服務雙提升的同時,一方面實行檢學研企合作,補充實驗室發展的后勁,另一方面與國外機構實行強強聯合、全方位合資合作,做大做強實驗室,也搭建了面向眾多產業的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在江蘇檢驗檢疫局內部則通過整合資源,組建10大專業檢測中心,既保證了新開驗項目的技術能力,又有效規避了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目前江蘇局系統60個實驗室,其中有36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創建省級以上科技服務平臺30多個,“江蘇省檢驗檢測服務外包基地”5個。在南京、無錫、蘇州設立的3個能效實驗室,已成為國內能效檢測機構的領頭羊。
2012年2月,“國檢通”平臺在江蘇檢驗檢疫系統全面啟用,其客戶端移動應用程序可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上安裝使用,設有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行政審批、綜合應用、決策指揮、公共服務等6大方面的16個模塊近80個功能,最終實現“隨時隨地檢驗檢疫”。“國檢通”的應用既加快了企業的通關速度,也提高了機關的行政辦公效能。目前江蘇省外貿企業每月有6000批30億元貨物通過“國檢通”進行現場檢驗、擬證,實現“掌上通關”,這不僅使江蘇的外貿大通關速度加快,也大大降低了企業的通關成本。
江蘇檢驗檢疫局科研制標工作5年持續位居全國系統前列,并有3項成果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獎。近年來,共完成科技部課題23項,國家質檢總局項目196項,國家標準137項,行業標準378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科研項目立項數、完成數、獲獎數連續14年位居全國系統前列。
出口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促質量提升
牢記宗旨 有效服務促發展
2012年5月,江蘇檢驗檢疫局局長王偉來到百得(蘇州)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他邊聽、邊看、邊問,當了解到企業產品出口需要加快物流速度時指出:檢驗檢疫要主動作為,創新舉措,推出便利性、差異化的扶持政策,積極推動江蘇開放型經濟平穩增長。
江蘇檢驗檢疫局歷來都把服務地方經濟、促進外貿健康發展作為自身工作的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作為檢驗工作有效性的唯一標準。2008年以來,針對經濟形勢新變化,江蘇檢驗檢疫局迅速作出反應,全局系統重點跟進江蘇創新型經濟發展需求,江蘇重大發展戰略需求、大型進出口企業服務需求,充分發揮政策、技術、信息優勢,全力支持蘇北發展、蘇中崛起、沿海開發、蘇臺貿易、昆太聯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先后開展了“質量提升服務進萬企”、“12365國檢伴您行”等活動,出臺各類服務舉措200多條,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2009年,“檢企牽手行動”聲勢浩大,共跟進服務156項重點工程、重點幫扶1810家中小企業、為17000家企業送法上門、減收各類檢驗檢疫費用1.49億元。2010年“質量提升進萬企”活動如火如荼,結對幫扶百家企業,為2萬家企業提供培訓千余場次,幫助千家知名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培育自主創新品牌,扶持企業做優做強。2011年,“快速核放中心”成功啟用,蘇州工業園區眾多企業通關進入“讀秒時代”,有效助推蘇州開放型經濟跨越發展。主動扶持打造檢驗檢測服務外包基地,大力推進產業集聚區和示范區建設,全力幫扶光伏、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發展,先后為30余家重點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開辟綠色通道。2012年,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加深,江蘇檢驗檢疫局推行“三轉變三聚焦”和“四盯四提”的工作思路,以及“國檢引航”、“國檢惠貿”、“國檢BRT”等服務舉措,為全省外貿企業雪中送炭。
江蘇省委省政府對江蘇檢驗檢疫局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省委書記羅志軍、省長李學勇稱贊該局不愧是全省對外開放戰線的“前沿精兵”和“先進典型”。
“雙十佳”樹新風、創示范、展風采
創先爭優 人民質檢展風采
江蘇檢驗檢疫局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家質檢總局關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指示精神中,緊密結合江蘇實際,精心設計了“三比三看三提升”主題實踐活動。全局系統干部職工一比工作、二比學習、三比作風,創新了創先爭優的形式、內容和方法。
每一個典型都是一面旗幟。活動中,江蘇檢驗檢疫局大力培養和宣傳典型,用模范的力量激發大家奮發向上。各單位共評選出各個層次、各個專業、各個崗位先進集體27個,標桿個人81名,形成了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比學趕超的良好風氣。2011年,全局系統將創先爭優活動推向新的高潮,確立10個創先爭優示范集體和10個標兵個人,組織全局系統干部職工開展向“雙十標”學習的“樹標對標”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激情,黨員隊伍和職工隊伍的素質得到了空前提高。全局系統有9個分支局成為當地創先爭優示范點。2012年7月,在“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評比中,全局系統蘇州、無錫、常州3個分支局榜上有名。
從2010年6月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江蘇局機關和7個分支局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文明單位”。在全國質檢系統“文明服務窗口”考核中,江蘇檢驗檢疫局成為唯一通過率全覆蓋的直屬局;在機關“萬人評議”及各地行風測評中,江蘇局機關和各分支局均名列前茅。先后有1名同志被黨中央、國務院表彰為“上海世博會全國先進個人”,1名同志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檢驗檢疫局團委被團中央授予“五四紅旗團委”稱號,有51名同志成為省級以上優秀黨員、省級勞動模范或先進工作者。
在黨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江蘇檢驗檢疫人將牢記時代囑托,堅定不移地沿著科學發展的道路,托舉現代化強局的夢想,不斷砥礪前行!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