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朵朵飄旌德
安徽旌德縣質監局幫扶靈芝產業實現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 張 毅 本報記者 郭 明
李 輝
靈芝作為“祥云”的化身,古時就是吉祥如意的代表。據悉,北京奧運會火炬“祥云”圖案就是由靈芝演化而來。而在“中國靈芝之鄉”安徽省旌德縣,通過質監部門的有效幫扶,當地靈芝產業實現了大規模種植、品牌化發展,“祥云”隨處可見。
旌德縣地處安徽省黃山和天目山余脈交會處,山區小氣候特征十分顯著,為靈芝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和生態環境條件。目前,該縣適合靈芝生長的農林用地達6.08萬公頃,占縣域總面積的67.1%,特別地適宜孢子類生物生長。
到旌德縣質監局采訪時,該局局長邢金珠告訴記者,他馬上要到正在建設的靈芝產業園項目去現場幫扶,指導他們按標準化生產的要求建靈芝產品加工車間和實驗室。他說,該項目集靈芝種植、研發、加工、交易和靈芝文化于一體,總投資達5.8億元,是目前國內投資規模最大的靈芝產業園。該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年產各類靈芝系列產品約1.4萬噸。他還自豪地說,3年后再來旌德,這里的靈芝產業將會再上一個新臺階。
據邢金珠介紹,旌德靈芝產業起步于上世紀中葉,主要由當地山民采收,作為滋補營養品和中藥材使用進行零星銷售,當時的產量也很小。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當地農委、林業、質監等部門聯合開展引導、規范,提高芝農和企業的栽培技術、加工水平,促進了旌德靈芝產量和銷量的快速增長。2008年,旌德縣榮獲“中國靈芝之鄉”。近年來,該縣縣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進靈芝產業發展政策,每年拿出專項資金,用于制定靈芝系列產品標準,進行優良菌種研發、無公害綠色食品和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等。目前,旌德靈芝種植總面積已達0.53萬公頃,年產靈芝孢子粉近600噸,靈芝栽培已成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在旌德縣云樂鄉,安徽黃山云樂靈芝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正高笑稱,黃山云樂牌靈芝孢子粉是地理位置最偏遠的安徽名牌產品。談及質監部門對靈芝產業的幫扶,張正高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沒有質監部門的幫扶,旌德靈芝還處于“養在深閨人不識”的狀態。張正高說,在質監部門的引導下,公司參與了國家標準《靈芝孢子采收與加工》、省地方標準《旌德靈芝栽培技術規程》和《旌德靈芝子實體與孢子粉采收加工技術規范》的起草編制工作,并成為安徽名牌產品企業,生產管理和產品質量控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提升明顯,很多客戶慕名而來。目前,公司創建了5.33公頃靈芝菌類實驗示范基地和年培植椴木靈芝 300噸及靈芝孢子100噸的黃山有機靈芝基地,建設了一條居國內同行之首的食用菌、藻類、微粉整孢子類細胞級深加工流水線。
據介紹,近年來,旌德縣依托“中國靈芝之鄉”美譽,精心組織實施品牌戰略、質量戰略、企業戰略和文化旅游戰略,打造靈芝產業群,使靈芝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富民強縣的“王牌”。為了突破產量低、質量差、效益不高的瓶頸,旌德縣采取“公司+基地+農戶”、靈芝專業合作社、靈芝協會等形式,積極引導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發展規模化靈芝生產。在實施文化旅游戰略方面,著力塑造“中國靈芝之鄉休閑養生天堂”旅游形象品牌,實現“融入黃山圈,打響靈芝牌,做好徽文章”。
旌德縣委書記張光勇表示,預計到2015年末,旌德縣靈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0億元,芝農年人均靈芝收入2000元。屆時,靈芝將真正成為旌德縣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祥云”。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