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
——北京市海淀區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紀實
“未來三年將推進質量強區戰略,到2015年實現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5%以上,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到96%以上,藥品和重點食品安全監測抽查合格率達到98%以上,大中型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弊鳛楸本┦熊Q身首批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的惟一代表,海淀區描繪出這樣的質量藍圖。
質量發展成果惠及百姓
海淀區委、區政府始終把質量工作作為加快建設環境優美、和諧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03年和2006年,海淀區成為北京市唯一連續兩次榮獲“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市”榮譽稱號的區縣。
海淀區委、區政府堅持將質量發展工作與海淀區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的特點相結合、與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相結合、與服務改善民生相結合,把抓質量作為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積極推動質量強區戰略全面實施。去年9月,海淀區作為北京市唯一代表躋身首批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
目前,海淀質量首善之區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質量發展成果惠及百姓。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2009年的1.16萬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1.4萬美元,服務業GDP比重達到86.7%,經濟發展“高端、優質、低耗”的特征更加明顯;產品質量安全可控食品、藥品、農產品平均抽查合格率分別達到97%、98%和100%,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穩步提高;工程質量穩中有升,全區大中型工程項目一次驗收合格率和其它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均達到100%,工程質量抽查合格率達到100%;服務質量顯著改善,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顧客滿意度分別達到84%和80%;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區域內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142家,占全市60%,占全國30%。技術合同成交額由422億元增長到1000億元,占全國20%;發明專利授權量由2271件增長到8600件;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出口額位居全市第一。
制定60項質量推進措施
2013年,海淀區將恢復設立“政府質量獎”,并支持企業參與各級“政府質量獎”評選,引導企業建立首席質量官制度;充分發揮海淀創新資源密集的優勢,落實中關村各項先行先試政策;營造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水平。
據了解,為在2014年完成創建工作,通過考核驗收,海淀區政府制定了《關于貫徹<質量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和《爭創行動計劃(2011-2014年)》,從食品安全、工程質量、政府質量等8個方面,制定出60項質量推進措施,明確了近期、遠期的目標和各部門的職責。成立由區長牽頭負責的統籌質量工作領導機構,建立完善工作協調機制、聯席會議制度和監督考核機制;聘請質量管理專家設立專家指導委員會,對企業和政府的質量管理工作給予指導;區財政設立6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爭創工作。
為實現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海淀區委、區政府將圍繞落實《質量發展綱要》和“十二五”規劃,以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為抓手,逐步建立政府帶動、企業主動、社會聯動、輿論推動的質量工作新局面。全面實施質量強區戰略、標準化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同時,加強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建立質量失信“黑名單”并向社會公開,加快中關村標準創新和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培育第三方檢測和認證生產性服務業品牌,建立質量安全風險研判機制和預警平臺。(何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