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涌勢如虹
——河南檢驗檢疫局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綜述
本報記者 狄國棟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報告突出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鮮明地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對于質檢系統而言,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堅定走中國特色質檢工作之路的自信。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質檢工作會議上,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作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定走中國特色質檢工作之路》工作報告。近年來,河南檢驗檢疫局遵循質檢事業發展基本規律,在服務區域發展、貫徹“十二字方針”、建立“四大體系”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走中國特色質檢工作之路的信念更加堅定。本報自今日起推出《走特色之路,促中原崛起》專題報道,反映河南局探索中國特色質檢工作之路的做法和成效。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
憑借十八大的東風,中原大地成了一片令人心動的熱土。去年11月以來,《中原經濟區規劃》正式批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批、國際物流集散中心建設加快推進、鄭州全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獲批啟動……對外開放的河南,牽手世界、風頭正勁。
河南檢驗檢疫局以落實國家質檢總局《關于支持中原經濟區建設實施意見》(簡稱《意見》)為契機,主動呼應、對接、融入中原經濟區建設,擁抱河南外貿發展的春天,工作亮點紛呈,可圈可點。2012年,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郭庚茂等領導同志對河南檢驗檢疫工作批示累計35次。河南局在連續4年省政府目標考核先進單位的基礎上,首度躋身優秀單位行列。
用足用好支持政策
時間回到2011年12月21日,國家質檢總局印發《意見》。郭庚茂批示:“對國家質檢總局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時任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長史濟春批示,質檢總局的意見非常重要,全省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并充分用足用好質檢總局的支持政策。
一年多來,河南局組織開展有聲勢、有深度、覆蓋廣的宣傳活動。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社長朱夏炎要求,河南主要新聞媒體及網站要加大對《意見》的宣傳工作,為《意見》宣傳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河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開幕當天,《河南日報》在一版醒目位置、河南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國家質檢總局十六項措施支持河南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消息,省政府門戶網站和18個省轄市門戶網站、人民網、新華網等媒體刊登了《意見》全文。河南局組織宣講隊伍,深入主要出口地市黨委政府、出口產業聚集區、重點出口企業開展宣傳活動,為社會各界尤其是進出口企業用好、用活、用足支持政策創造良好條件。
河南局做好實施《意見》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出臺了6個方面15條具體措施。該局推動地方將《意見》納入外貿發展規劃,促進企業制定實施方案;出臺《關于支持焦作市建設中原經濟區經濟轉型示范市八項措施》、《關于強力推進三門峽“四大一高”戰略的十二項措施》等多項檢驗檢疫配套服務措施。為此,三門峽、南陽等地為河南局局長袁長祥頒發了“榮譽市民”證書。
推動“三化”協調發展
“持續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路子”是《中原經濟區規劃》貫穿始終的主線。在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發展的過程中,河南局找準位置,實現有為有位。
圍繞新型城鎮化,推動180個產業集聚區、6個省級出口基地建設,推出《關于服務產業集聚區建設的意見》等措施,選擇17個外向型產業集聚區進行重點培育、扶持、提升。在產業聚集區設立工作站,將河南局管轄業務就近下放分支機構,推動5個產業集聚區實現出口。積極服務河南承接跨國跨境產業轉移,針對大招商、大項目,為富士康等企業量身定做一系列便捷通關模式。
圍繞新型工業化,推動河南商品從低端向高端攀升、從制造向創造轉變。組織企業參與對沙特、匈牙利、瑞士、約旦等國的TBT/SPS通報評議;推薦西峽香菇、靈寶蘋果等5個生態原產地產品獲得總局首批注冊保護;在企業技術改造、設備引進、品牌培育等方面提供指導,推動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占出口比重分別達到61.5%和49.2%,名牌服裝和鞋帽等產品取代了煤炭、鋁錠和大蒜、花生。
圍繞促進新型農業現代化,落實省部推進食品農產品出口合作聯系機制,推動各級政府更加重視食品農產品出口工作。省委常委、副省長劉滿倉,副省長趙建才同時擔任“河南省促進食品農產品出口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促請省政府召開全省促進食品農產品出口工作會議。新增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5家,省級示范區總數達到71家。省財政撥180萬元資金表彰和獎勵了第二批驗收合格的示范區。
圍繞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優化外貿發展環境。推動檢驗檢疫機構建設,許昌、新鄉、鶴壁3個分支局相繼獲批籌建,分支機構增至12個;支持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成為全國進口糧食、肉類、汽車等產品的指定口岸,深化與天津、山東、連云港口岸檢驗檢疫部門的合作,與連云港制定了《連豫兩地直通放行模式實施方案》,首批60家河南企業享受連豫直通待遇。
積極探索先行先試
用好用足《意見》的“政策紅利”,先行先試,提升檢驗檢疫把關服務水平,持續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對《意見》進行“嵌入式思考”,敏銳把握河南外貿發展規律,向地方黨政提交了包括加快河南開放型電子口岸建設、推進河南外來疫病疫情防控體系建設、促進河南食品農產品出口的建議、新鄭國際機場創建國際衛生機場、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項目的建議等調研報告并被采納。
積極服務特殊監管區域建設。對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等特殊監管區域檢驗檢疫設施建設超前規劃、科學布局,打造了“一個辦法、十項監管規定”的綜保區檢驗檢疫全監管體系,以適應區內企業零庫存經營模式。
緊貼進口食品、進口醫療器械等關系民生熱點的進口商品,積極探索后市場監管機制。運用進口汽車銷售單位分類管理和預登記檢驗等綜合手段,強化了銷售商及進口汽車維修商的責任意識,有效保護了進出口車輛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在“國門藍盾”進口醫療器械專項行動中,與河南省衛生廳聯合建立了進口醫療器械全申報、全監管的長效機制。
……
中原大地春潮生,大河奔涌勢如虹。在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過程中,河南局充分彰顯了檢驗檢疫工作的職能和作用,擴大了覆蓋面和影響力,伴隨著科學發展的奮進號角,圍繞“總局滿意、地方認可、企業受益、自身發展”的工作總標準,河南局昂首闊步向前行!吨袊鴩T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