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新風撲面來
——山東平邑縣質監局開展“輻射式”質量法規宣傳紀實
□ 甘信軍 趙 新
“放假前,學校里的宣傳欄和舉辦的‘質監法規進校園’的專題講座里,專家們進一步給我們明確了假期里購買食品時,一定要看清楚食品的標簽上是否有QS標志。如果有的話,說明這種食品是正規的生產廠家生產的。如果沒有,它的質量就得不到保證。你手里拿的這個沒有這個標志,不能購買。”春節期間,在位于沂蒙山腹地的一家農村超市里,兩個從縣城放假回家過春節的中學生正在討論食品質量問題,這也是山東平邑縣質監局致力于“輻射式”質監法規教育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平邑縣質監局把質監法規宣傳教育工作作為提升全民質監法制意識的基礎性工作,按照“抓住根本、明確重點、輻射帶動、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結合工作實際,創新宣傳教育方式,堅持以城鎮帶鄉村、以學生帶家長、以查處質量違法帶社會公眾的方式,對全體公眾進行“輻射式”質監法規宣傳教育,收到了較好成效。
長期以來,城鎮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質監法規宣傳教育質量高于地處偏遠位置的鄉村。為從根本上解決鄉村的質監法規宣傳不到位的問題,平邑縣質監局克服交通不便等困難,采取了以城帶鎮、以鎮帶村的立體宣傳模式。除日常在報紙、廣播、新聞媒體上宣傳和介紹食品、農資、家電選購常識,向農村的廣大群眾講解鑒別偽劣的簡易方法,傳授農業標準化、產品標準化方面的知識外,還充分利用“3.15”、“世界計量日”等時機,采取趕質量大集的形式,聯合當地農業局等職能部門,組織技術工作人員深入農村的集市、農戶和田間地頭,向農民宣傳標準、計量知識和簡易的產品辨別真假的方法,從根本上提高了農民的辨識能力和維權意識,從源頭上減少了質量糾紛案件的發生。去年以來,該局共組織進行了8次“質量大集”活動,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1萬人次直接受益。
春節前夕,該局針對鄉村孩子進城上學的數量逐年增加的實際,把充分發揮學生的酵母和輻射作用作為質監法規宣傳的重點工程。該局聯合縣司法局、普法辦等職能部門,積極開展“法制進校園”活動。活動期間,以相聲、小品等方式把質監法規寓于節目之中,通過一個個詼諧幽默的“包袱”,向全縣在校學生宣傳普及了與他們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質監法律法規,為同學們送上了“法制文藝大餐”。同時,該局還與縣司法局、縣普法辦組織普法講師團成員,巡回為10余所中小學校上法制課、法制講座。通過真實案例,向同學們講解了《食品安全法》等質監法規的有關知識。此外,為營造良好的法規宣傳環境,還協調學校在校園宣傳欄、法制長廊中用知識問答、以案釋法、漫畫等形式,圖文并茂地宣傳與學生們息息相關的質監法律法規知識。他們掌握質監法規知識后,在寒假期間回到位于偏遠地區的家鄉,向父母和鄉親們宣傳,起到了“揚聲器”的作用。
一直以來,該局還把查處質量違法案件作為質監法規宣傳的有效載體,特別是對地處偏遠地區的農村超市的質量違法案件查處更為重視。在質量案件的查處過程中,該局要求執法工作人員針對農村的社會公眾有圍觀習慣的實際,在正確行使和執行違法案件正常的法規程序的基礎上,現場要向在場的社會公眾講解本起質量違法案件違反的是哪項質量法規的哪個條款,并借此機會向群眾介紹有關質量安全的知識和辨別產品質量好壞的知識,切實做到了查處一個違法商家教育一個村莊的作用。每個年度,該局都要組織行政執法力量,對分散在轄區內的近900個農村超市進行專項檢查,使在質量案件查處中宣傳質監法規知識、在查處質量案件的過程中普及質監法規知識和辨假識真方法的設想成為現實。
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當,該局的質監法規宣傳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先后被山東省文明委員會評為省級文明單位,被山東省質監局表彰為新聞報道先進單位,被平邑縣委、縣政府評為法制建設先進單位,行風廉政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等工作也走在了全縣的前列。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