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臺州臨海西蘭花出口14年保持安全記錄——
示范區土壤催開“致富花”
□ 李 言 余衛江
眼下,2012~2013年度產季冬季西蘭花出口已接近尾聲,在全國最大的無公害西蘭花產業基地、有著中國“西蘭花之鄉”稱號的浙江臨海市上盤鎮,只見田成方、垅成行,一條條田間林帶猶如天然的屏障,一顆顆西蘭花碧綠如翠,飽滿可愛。
農田里,三三兩兩的農戶還在忙碌著,“去年的形勢很不錯!”據臺州檢驗檢疫局食檢處工作人員介紹,截至今年2月底,該產季已檢驗出口保鮮西蘭花8336噸、貨值1160.8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0.3%和38.2%,呈現量價齊增的良好趨勢。
浙江臺州檢驗檢疫人員在西蘭花加工企業進行現場審核
管好“藥瓶子”
作為臺州首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2012年10月,臨海出口西蘭花質量安全示范區接受并順利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考核組的考核,成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標志著臨海西蘭花產業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臨海西蘭花自2000年開始大面積種植,每年出口保鮮西蘭花近萬噸、供應外地出口加工企業速凍原料近4萬噸,已累計向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出口60多萬噸,創匯近6億美元,無一批因質量安全原因被國外通報。
出口14年、60萬噸無質量安全事故——這是浙江臺州檢驗檢疫局十幾年如一日,悉心呵護西蘭花產業健康發展,交出的一張滿意的答卷。
“我們在用工業的理念和標準種西蘭花,所以能占據全國西蘭花出口的頭把交椅。”提起家鄉的西蘭花,當地西蘭花行業元老、全國勞模徐友興充滿自豪。
為了確保西蘭花的品質,管好“藥瓶子”是關鍵。徐友興介紹說,所有農藥必須到合作社統一購買,什么時期用什么藥都有詳細的規定;沒用完的藥,合作社會折價回收;在田間地頭還放置了回收箱,回收用過的藥瓶和肥料包裝。在這里,西蘭花都擁有“生長檔案”,以便追根溯源。每年農忙季節,臺州局工作人員都會來到種植基地宣傳農藥安全使用,指導農藥殘留監控。
多年來,臺州局會同各方積極應對,有效把住農業投入品關,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管控體系,真正做到源頭無污染、投入無公害、過程可追溯,基本實現“零農殘”的目標。
如今,走進臨海西蘭花的主產區,農戶的質量安全意識令人印象深刻:標準化管理的示范基地,加工車間整潔衛生。2010年,日本主要進口商及經銷商一行考察臺州西蘭花種植基地和加工廠情況期間,專程拜訪了臺州檢驗檢疫局領導。他們對臺州西蘭花的生產管理模式表示贊賞,對檢驗檢疫監管機制非常認同,對臺州西蘭花的質量安全充滿信心。
織好“體系網”
“出口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關系重大!”臺州局局長何濱經常親臨一線,下田頭進車間,走訪地方政府、農業部門、產業協會和農資經銷企業,解決農民在西蘭花出口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他真誠地表示:“情牽三農、心系農民是臺州局的優良傳統,促進西蘭花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讓產業帶來的好處惠及千家萬戶農民是我們的心愿。”
十幾年來,臺州局對出口西蘭花完成了從最初的檢驗產品,到監管企業,再到維護整個行業健康發展的轉變,初步建立了“產區政府負總責、企業嚴把質量、檢驗檢疫監管、相關部門齊抓、行業協會協調、社會力量參與”的西蘭花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聯合”是臺州局的重要思路。要推進西蘭花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靠檢驗檢疫一個部門單打獨斗難以支撐。
臺州局與當地政府緊密合作,建立多部門橫向聯動的工作機制,陸續與臨海市政府、臺州市農業局、臺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聯合發布了《關于建立出口西蘭花質量安全示范區合作備忘錄》、《關于全面實施臺州出境西蘭花種植基地備案管理細則的通知》等多個文件,明確了檢驗檢疫、農業部門和西蘭花產業協會各自的職責,把臺州轄區內所有西蘭花種植地(含內銷)均納入基地管理,形成了“政檢協聯動,內外銷齊抓”的良好局面。同時,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示范區組織保障體系、生產標準體系、農業化學品投入控制體系、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預警通報與應急體系、質量安全及誠信體系、多元化國際市場體系等七大體系。
該局食檢處處長表示:“這套管理模式有效整合了行政、社會和生產資源,突出了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理順了關系,創新了機制,實現了出口食品農產品從基地到出口各個環節的無縫鏈接。”
做好“惠民事”
“要帶著對農民的深厚感情做好工作!”這句話在臺州局流傳甚廣,并早已內化為食品農產品檢驗監管人員的信念之一。歷屆局黨組都對出口食品農產品的檢驗監管格外重視,臨海西蘭花十余年的出口路,不論陰晴風雨,臺州局和菜農們始終并肩前行,致力于推動產業健康發展:臨海西蘭花行業協會成立之初,臺州局從有限的資金里抽出5萬元,幫助解決植保員經費;除按政策減免費用外,免除所有應由企業承擔的檢測費用,累計減免500余萬元;積極與口岸局協調,減少口岸查驗頻次,打通供港澳渠道;免費提供咨詢服務,幫助4個種植基地通過GAP認證,5家加工企業通過HACCP認證。
2002年初,當時的主要出口國日本對我國進口蔬菜實行批批檢驗的臨時加嚴檢驗措施,日本客戶紛紛取消訂單,西蘭花大量積壓,農民叫苦連天。
時值西蘭花收割高峰期,70%的產品還在地里,多等一天,農民損失就加重一天。面對日本更為嚴格的檢驗措施,臺州局迎難而上,工作人員對照新標準,24小時突擊加班加點,保證隨送隨檢。檢測結果表明,送檢西蘭花批批合格,基本取得了日本客戶的信任,西蘭花出口因此“柳暗花明”。
西蘭花事件成為我國加入WTO后,臺州農業面臨的第一次考驗。臺州局意識到,檢驗檢疫部門唯有充分利用技術和信息資源,引導農民嚴格按標準生產,才能跨過每道“坎”。
為此,他們加大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研究力度,會同上盤鎮政府和西蘭花合作社共同研究西蘭花生產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制定了新的《上盤西蘭花農藥使用一覽表》,將安全性提升到新高度。該局根據臺州西蘭花實際制定的《出口西蘭花檢驗規程》經國家質檢總局審定通過,成為全國出口西蘭花的行業標準,《出口保鮮西蘭花檢驗檢疫行業指導規范》還被浙江檢驗檢疫局確定為全省行業指導文件。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