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字號”成“領頭羊”
——山東省濰坊市質監局促進當地產業振興紀實
■文/郝曉偉 劉成文
全國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市、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范項目、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蔬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山東濰坊,一批“國字號”成為引領濰坊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濰坊市質監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強質量支撐的要求,圍繞當地產業特點,以創建一批“國字號”產品、項目和中心為突破口,加大工作力度,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產業振興和經濟發展。
濰坊的安丘是山東省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基地。為更好的推動安丘市現代農業發展,濰坊市質監局指導安丘市申報了創建全國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市并獲批,這也是全國第一個全行政區域、全產業鏈覆蓋的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創建工作按照“推行一個標準,統籌兩個市場,打造濰坊品牌,促進產業提升”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組織領導、標準綜合體構建、控制管理、檢測監控、查詢追溯、多元化市場、科技服務、誠信管理等八大體系建設,實現了區域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通過創建全國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市,打造起了安丘“安全菜、放心菜”的金字招牌。安丘農產品在“走俏”國內高端市場,每年向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供應安全農產品30萬噸,作為國內首批供港蔬菜備案基地年供港蔬菜20萬噸。
日前,筆者在福田汽車諸城奧鈴汽車廠車間內看到,工人們正在時代輕卡總裝線上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作為較早獲得中國名牌的企業,該廠始終把加強質量管理作為企業的“生命線”。在濰坊市質監部門的指導幫扶下,2010年福田汽車諸城奧鈴汽車廠獲得濰坊市市長質量獎,使企業自身也在關鍵績效指標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進,進一步鞏固了國內同行業領先地位。在福田汽車、義和車橋、美晨科技、大業金屬、曙光車橋、通力車輪、三工橡膠等大批骨干企業的帶動下,濰坊諸城形成了集整車生產、零部件加工為一體的年產值達500多億元的完整產業鏈條,形成了年產45萬輛商用車、50萬輛三輪摩托車、15萬輛三輪汽車、10萬輛電動車的生產能力,憑著過硬的產品質量和響當當的品牌,去年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創建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
作為較早成立的國家級質檢中心,國家蔬菜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始終以建設全國一流檢驗檢測中心為目標,大力加強能力建設,先后有170種產品通過了計量認證/審查驗收和國家實驗室認可,相關檢測項目(產品、參數)達600多項,檢驗業務范圍覆蓋了國家標準規定的28類食品及蔬菜、水果、畜肉、水產、禽蛋、糧食等農副產品。中心成立以來,不僅為各級政府有效應對各類食品安全事件提供了技術支持,還承擔了國家質檢總局及政府安排的監督抽查工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及外商委托的農產品檢驗工作、壽光進京農產品和安丘出口蔬菜及蔬菜加工制品的無公害檢驗工作等,并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合作積極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綠色產品、有機產品的認證工作。通過“精心、精細、精準、精益求精”地開展檢驗檢測工作,國家蔬菜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為各級政府科學決策蔬菜產業發展提供了參考,也為維護一方產品質量安全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
《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3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