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豆芽”作坊查出12種違禁藥
江蘇省泰州質監局公布2012年十大質監打假案件
白凈無根須的"漂亮豆芽",其實是用農藥、獸藥等泡出來的"毒豆芽";風味小吃"捆蹄",不僅"早產"了8天,還存在亞硝酸鹽殘留、菌落指數和大腸菌群項目超標……去年,泰州市質監系統組織開展了食品、農資、建材等一系列打假整治行動,立案查處各類質量違法行為540多起,查獲假冒偽劣產品貨值6200余萬元。3·15前夕,泰州質監局向社會公布2012年度全市質監系統十大打假典型案例。
農藥激素催出漂亮豆芽
【案件回放】2012年5月4日,根據舉報,泰州質監局聯合工商、農委、食藥監、公安等部門對泰州城區顏某生產銷售的豆芽進行執法檢查。在加工點現場發現"生長激素"、"防腐劑"、"強氯精"、"快速王"、"福美雙"農藥等12種禁止添加的物品。
經查,顏某在豆芽生產過程中違規使用獸用消毒藥對器具消毒,同時在生產中使用豆芽"生長激素"等多種禁止添加的物品,日產"毒豆芽"3000公斤。泰州質監局及時將案件移送了公安機關處理。
【質監提醒】市民可通過4種方法來識別"毒豆芽"。一看豆粒:自然培育的豆芽,豆粒正常,而用農藥等浸泡過的豆芽豆粒發藍。二看芽根:自然培育的豆芽菜,根須發育良好,無爛根、爛尖現象,而用農藥等浸泡過的豆芽菜,根短、少根或無根。三看芽稈:自然培育的豆芽菜芽身挺直稍細,芽腳不軟、脆嫩、光澤白,而用農藥等浸泡過的豆芽菜,芽稈粗壯發水,色澤灰白。四看折斷:豆芽稈的斷面是否有水分冒出,無水分冒出的是自然培育的豆芽,有水分冒出的是用農藥等浸泡過的豆芽。
捆蹄"早產"8天且菌群超標
【案件回放】2012年4月6日,根據舉報,泰興質監局執法人員對泰興市某食品廠生產的捆蹄產品進行執法檢查。現場生產的捆蹄產品封口處日期為2012年4月14日,執法人員現場對捆蹄產品進行抽樣。
經檢驗,樣品中的亞硝酸鹽殘留、菌落指數和大腸菌群項目超標。上述捆蹄數量共計150千克,貨值金額3750元。泰興質監局依法對150千克成品捆蹄和不能提供檢疫證明的15千克原料豬肉予以沒收,并處以罰款。
【質監提醒】在鑒別和挑選此類肉制品時,一般是以外觀、色澤、組織狀態、氣味和滋味等感官指標為依據。選購時應留意肉類制品的色澤是否鮮明,有無加入人工合成色素;肉質的堅實程度和彈性如何,有無異臭、異物、霉斑等;是否具有該類制品所特有的正常氣味和滋味等。
液化氣中摻入"二甲醚"
【案件回放】2012年3月20日,興化質監局組織專項執法檢查時,在某液化氣充裝站現場檢查發現,該液化氣充裝站涉嫌充裝銷售摻混有"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氣,執法人員依法進行抽樣送檢。
經檢驗,樣品中"二甲醚"含量高達48.9%。經核查,該批摻混"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氣重量為2.3噸,貨值金額1.8萬余元。該局依法對該充裝站作出行政處罰。
【質監提醒】因為每噸"二甲醚"比液化氣便宜數千元,所以有不良商家將其摻入液化氣,以次充好。"二甲醚"雖也能燃燒,但對灶具及鋼瓶、軟管都有腐蝕作用,長時間使用后容易使鋼瓶發生泄漏,引發爆炸事故。
判斷液化氣摻假:一看顏色,添加"二甲醚"后,由于燃燒率低,火苗易跳動,火焰呈黃紅色,藍色很少;二看使用,"二甲醚"的燃燒值低,添加后比以前用得更快,不經燒。
銷售無證燈具案值28萬多元
【案件回放】2012年9月20日,質監海陵分局執法人員根據群眾舉報對某賓館裝修工程進行執法檢查,發現工程中安裝使用的吊燈未經強制性產品認證(3C認證),系王某銷售至該工程。
經查明,王某銷售未經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燈具計16套,貨值28.85萬元。王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質監海陵分局依法對其作出了行政處罰。
【質監提醒】使用無證燈具有可能會因燈具外殼變形、絕緣損壞,造成觸電事故或引起火災。鑒別燈具優劣時首先要看包裝盒商標。一般說來,優質產品的商標印刷質量好,字體清晰,不易脫落,用軟濕布擦拭,標志清晰可辨,不易擦掉,有生產廠家的商標及相關認證標志。偽劣產品則印刷質量差,字體模糊,易擦除,無生產廠家的商標及相關認證標志。(張吉祥 陳鴻祥 陳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