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6日 ,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考核驗收組對長陽高山蔬菜栽培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區工作進行了考核驗收。考核驗收組成員分別來自恩施州質量技術監督局、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化處、宜昌市蔬菜科技研究所、宜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長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武先、宜昌市質監局副局長劉永進等陪同考核驗收。長陽高山蔬菜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參加考核驗收。
考核驗收組來到火燒坪高山蔬菜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聽取縣政府副縣長張武先代表縣政府做的工作匯報。考核驗收組對照示范區任務書的各項內容,依據國家標準委制定的考核辦法和考核驗收評分標準(種植類),制定了具體的考核驗收方案,采取了聽匯報、查資料、看現場等形式,對示范區各項工作進行了全面的考核。
考核組認為:長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示范區項目建設,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組建了技術指導、標準制(修)訂和師資培訓3個工作小組機構,形成了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鄉鎮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制訂了長陽高山蔬菜栽培標準化示范區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領導小組多次召開示范區建設工作會議,及時研究示范區建設中的有關問題,有效地推動了示范區建設工作。
示范區建立了由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相配套的符合長陽高山蔬菜栽培實際的標準體系(體系中標準85項),制訂發布了《無公害食品 高山大白菜》等10項省地方標準,運用這些標準很好的指導了高山蔬菜產前、產中、產后生產,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示范區建設中強化標準宣貫和技術培訓,舉辦40多期技術培訓班,使菜農懂得了走科學化裁培、規范化管理、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運的道路,提高了高山蔬菜生產管理水平,促進了示范區的建設。示范區按照“創建龍頭企業、建設產品基地、突出特色經營、帶動產業發展”的思路,培植出宜昌清江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龍頭加工企業,對高山蔬菜實行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使長陽高山蔬菜暢銷國內外,生產的高山蔬菜直供奧運會和世博會。示范區建設中累計投入項目建設資金280多萬元,用于新品種試驗、技術培訓、農田水利設施改造、農產品質量監測設備,使高山蔬菜種植面積增加到30萬畝,核心示范面積達到3000畝,通過示范帶動,高山蔬菜生產效益顯著提高,總產量達到75萬噸,綜合產值到達8億元,菜農人均收入6500元,人均增長11.8%,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考核組建議:長陽高山蔬菜栽培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雖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按照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建設的要求還需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一是鞏固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成果,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動全縣農業標準化工作,不斷提升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二是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三是要嚴格按照農業標準化體系建立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
依據《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考核驗收辦法(試行)》中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效果評價體系表(種植類)評分標準,綜合評分為96.34﹢2分,長陽高山蔬菜栽培標準化示范區建設項目通過驗收。(通訊員:林貴焱)
林貴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