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陽出口服裝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區順利通過山東檢驗檢疫局組織的驗收考核,成為山東首個通過驗收的出口服裝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區。考核組對該示范區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示范區成功實現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產品質量、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和促進擴大出口的目標。
自2009年4月海陽出口服裝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區啟動建設以來,煙臺檢驗檢疫局嚴格按照“產區政府負責、企業嚴把質量、檢驗檢疫監管、相關部門齊抓、行業協會協調、社會力量參與”的示范區建設原則,牢牢把握“強化質量監管和優化服務環境”兩條主線,大力推進示范區建設,完善大質量工作機制,為促進海陽出口服裝產業實現質量、規模、效益同步提升發揮了顯著作用。
一是實現部門聯動。在示范區內由地方政府牽頭對檢驗檢疫、商務、工商、稅務、質監等各部門涉及企業管理方面的工作進行協調調度,整合行政執法資源,減少重復執法、交叉執法,構建科學高效的聯合監管執法體系,形成齊抓共管、分工協作的高效管理機制。
二是促進信息共享。建立了示范區專用網站,及時發布國內外服裝檢驗法規政策、技術標準,國外預警通報和國際市場動態等各類信息,為企業提供最新、最快的信息服務。同時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利用協會這一平臺加強企業培訓和信息交流,強化行業自律,進一步強化企業“質量管理第一責任人”的意識。
三是提高企業質量控制水平。示范區內企業全部建立起涵蓋原輔材料投產前檢驗、生產工藝控制、成品出廠檢驗到售后跟蹤服務、缺陷產品召回等各個環節的全過程質量管理體系,并推廣應用了“條形碼追溯系統”,實現對服裝生產全過程的有效監控和追溯,為保證產品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四是提升監管驗放效率。針對示范區內企業管理水平高、誠信記錄好的特點,檢驗檢疫部門將示范區內85%以上的企業劃為二類以上企業,給予降低抽檢比率、優先檢驗放行等優惠政策,有效降低了企業出口成本,提高了出口競爭力。同時,利用示范區特有的組織優勢,全面開展了非法檢出口服裝的監督抽查,有效保證了非法檢出口服裝的質量安全。
五是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目前,示范區企業已投資6億多元,引進國內外電腦橫機、高檔印花機等先進生產設備2000多臺套,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檔次明顯提高,2010年出口產品平均單價較上年提高8.33%。1-8月份,示范區企業共出口紡織服裝5.1億美元,同比增長16.5%。(通訊員:張啟華)
張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