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20日,鄂州市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光銀帶領局班子成員以及局屬各單位、機關各科室負責人一行30人,前往岳陽市、常德市質監局參觀學習考察。岳陽局蔣躍進局長、常德局談法明局長熱情接待了吳局長一行,并詳細介紹了他們各自的一些亮點工作。
在岳陽質監局期間,考察人員認真學習了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控制的工作經驗。岳陽質監局自2007年開始規范自由裁量權的行使,組織相關人員對質監法律法規自由裁量權內容的執法依據進行梳理和細化,并對近年來的行政執法案件進行了歸納和分析,確定了按照違法案件的社會危害程度,重點以涉案貨值數額大小為依據;同時考慮違法情節等因素劃分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的原則,合理設定減輕處罰、從輕處罰、一般處罰及從重處罰的自由裁量,制定完成了涵蓋質監部門七大類相關法律法規共計285條、855項行政執法條款的《岳陽市質監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參照執行標準》。在修改完善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印發了《岳陽市質監局規范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實施辦法》,在全系統全面試行《岳陽市質監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參照執行標準》。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的合理控制提高了行政執法效率,實行了有效的內部監督,提高了部門形象,克服了行政執法隨意性。
岳陽質監局把執法與監督整改執法與服務緊密結合。在加大對食品、危險化學品、農資、電器、特種設備安全等產品執法查處力度的同時,還下大力氣抓好行政執法的事后監管和跟蹤服務工作,把執法與監督整改、執法與服務緊密結合起來。岳陽局成立了由一名副局長牽頭的服務企業辦公室,建立了服務工作機制,出臺了服務指南,細化了跟蹤服務措施,建立并實行了《服務企業聯系點制度》、《行政相對人、管理服務對象回訪制度》,規定對所有行政相對人回訪率要達到50%以上,該局領導班子成員和科室負責人定期主動到企業了解情況,征求意見,解決實際問題。2009年,共組織7次局長現場辦公活動,形成了執法、服務的閉環管理模式,提高了依法行政工作有效性。
岳陽市實施“三興戰略”(質量興市、標準興業、名牌興企),推進產業振興。第一,質量興市工作穩步推進。岳陽市6縣(市)2區先后開展了質量興縣(市、區)活動,質量工作穩步推進,工作成效明顯。一是質量總體水平明顯提高。2009年,岳陽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達94.5%,同比增長1.2%,出口產品質量批次合格率達到99%。食品質量省、市定期監督抽查合格率分別達到91.4%和94.3%;工程質量管理不斷加強,涌現了一批優質樣板工程。二是質量基礎工作明顯加強。基本消滅了無標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明顯改善,一大批企業及產品獲得了質量、計量、環境體系認證和強制性產品認證。三是市場秩序明顯好轉。通過加強監督執法、始終保持打假的高壓態勢,有效遏制了制售假冒偽劣的違法行為,凈化了市場環境。第二,標準化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一是采標工作扎實開展。目前,岳陽市有12個產品取得了采標認可證書,其中有10個產品取得了采用國際標準標志證書。二是強化標準化工作基礎。累計受理企業產品標準備案2000多項,積極推薦骨干企業開展高新產業標準化和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活動。汨羅市循環經濟工業園區正在申報國家標準化示范園區。三是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平江黑山羊養殖、湘陰藠頭種植等7個示范區被列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四是加強技術標準戰略。目前,國家標準委已批準岳陽市籌建全國磁力設備標準化委員會,國家磁力設備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也正在積極籌建之中。第三,名牌培育工作有效開展。以飼料、食品、化工、建材、農資等產業為重點,加大了名牌產品培育力度。
在常德質監局期間,考察人員認真學習了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工作方法。常德市質監局把對食品生產企業實施關鍵控制點張貼質量警示語作為一項工作制度,制作了規格標準統一的警示語,在全市食品企業推行,并派員到企業張貼警示語。常德是湖南的糧食大市,食品生產企業相對較多,給監管工作帶來了難度。該市質監局從市場準入、生產原料、進貨渠道到檢驗出廠,層層把關,關關設卡,提高了監管效率。
市場準入是抓好食品生產監管的第一道關口,常德質監局將申證工作程序化、現場核查制度化、信息管理科學化,嚴格規范了各項申證條件,為今后的監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申證的食品生產企業,該局嚴格堅持凡申報企業生產條件太差的,其申請材料報市局不受理;凡新辦高風險食品企業申請材料受理前必須進行預審,預審不合格的,市局不組織審查等“七個不”原則,從企業向縣局申報再到組織現場核查,實行逐級按程序辦理。與此同時,該局規定每次到企業核查,由審查組成員集中議定后現場作出結論,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改變核查結論,觀察員對審查組的工作進行全程監督;審查組到企業核查實行“誰審查誰負責”制度,審查組組長和審查員對核查結論共同負責,凡是省質監局許可前抽查不合格的,依照程序及規定堅決問責追責。據統計,2009年該局共派51個核查組對302家企業實施了現場核查,許可前抽查合格率100%,申證材料質量一次性過關率在全省名列前茅。
常德質監局將文件上的條條框框變成具體的、易操作的方式方法,并使之成為習慣,對食品生產企業,尤其是規模不大、法人素質不高的企業很管用。常德質監局在全省率先為食品生產企業制定臺賬范本,從食品安全監管專項經費中拿出7萬多元,印制了700套近1萬本,免費贈送全市獲證食品生產企業。臺賬范本涵蓋原料進貨查驗記錄、生產記錄、產品檢驗記錄等18種文本,指導企業進行使用和保管,并定期檢查,對食品安全信用及溯源體系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聽取了兩局的經驗介紹后,吳光銀同志對他們的熱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同時要求參加考察的各單位、科室負責人,要結合自身實際,學習借鑒他們的先進經驗和勇于創新的精神,在比較中找差距,在反思中謀發展。
他山之石可攻玉。參加考察的所有人員每到一處不僅傾心聽、仔細看、認真問、誠懇學,還主動與兄弟單位對口部門的同志進行深入交流,不錯過任何學習機會,在介紹本局好的經驗做法的同時,也為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所深深觸動,從而激發了“比、學、趕、超”的工作熱情。考察人員通過實地參觀、現場感受、探討學習、交流經驗,在比較中找到了差距、明確了目標、鼓足了干勁,紛紛表示:這次考察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積極借鑒好的經驗和做法,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思路、夯實工作基礎,促進鄂州質監事業全面發展。(通訊員:吳東海)
吳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