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次物流助企業強勢發展
———南沙保稅港區封關運作一周年紀實
■徐忠華 吳榮嘉
2010年8月31日早上,廣州海關隸屬南沙海關駐保稅港區物流區工作組關員侯云舟,登陸進入海關H2000通關管理系統,接過報關員李小軍遞來的一份報關單,開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對于剛參加海關工作兩年的侯云舟來說,這是普通的一天,但在廣州南沙保稅港區發展歷程上,卻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這一天是南沙保稅港區封關運作的“周歲生日”。
為了大力支持保稅港區———我國目前保稅物流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區位優勢最明顯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南沙海關提出“手續最簡化、進出最快捷、管理最高效、服務最便利”的監管理念,以充分發揮保稅港區優惠政策疊加優勢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助力地區物流業的強勢發展。南沙保稅港區封關運作一年來,共完成進出口貨運量688.37萬噸,貨物總值88.89億美元,進出口集裝箱總量達701萬標箱。
“正是為了適應南沙保稅港區業務快速發展的需要,國家才決定在此設立海關,以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可以說,沒有南沙保稅港區也就沒有南沙海關,南沙海關見證了南沙保稅港區從批準設立到通過驗收再到封關運作整個的成長過程。”南沙海關關長張躍民將二者關系歸納為:“共同成長,共同發展”。
靠優勢服務吸引大批企業進駐
據介紹,2009年3月南沙海關剛成立時,在港區設立了審單、查驗、物流監控、船管四個科室,承擔區內接單、查驗、物流監控、船舶監管等全部海關業務。隨著港區封關運作,國內外一大批有影響力的企業紛紛選擇“投入”這個新生的、擁有美好發展前景的保稅港區的“懷抱”,并帶動起了相關業務的快速發展。南沙海關從優化監管資源配置,創新監管機制,及時“響應”企業發展需要,在“四科”的基礎上,于今年3月在物流區和加工區分別增設兩個駐點工作組,全面負責物流區和加工區的審批驗核、物流監控等工作,方便企業就近辦理海關手續。
南沙海關“以人為本”的監管理念,就像一個強大的磁場,先后吸引了包括廣東合捷、沙伯基礎創新、出光塑料、日立工機等15家物流、生產企業進駐。廣州南沙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應振宇無比感慨地說:“封關運作之前,物流區倉庫的空置率很高,我們給予免租金的優惠,企業都不愿意來。封關運作之后,得益于海關服務的優勢,大批企業進駐保稅港區,現在物流區的倉庫已經成為了搶手貨、‘香饃饃’。”
低成本通關模式讓企業盡享優惠
在通關模式方面,南沙海關為企業精心打造了內容豐富的“服務套餐”:一方面,針對港區內物流企業業務輻射范圍主要為珠三角地區,對物流時效要求較高的特點,推行“提前申報,運抵接單驗放”的通關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大大縮減通關時間,降低物流成本,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推出“5+2”、7×24小時預約通關、給予誠信企業的大宗貨物“一次申報,分批進(出)區”等優惠措施。
廣東合捷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耀新說:“我們公司從進駐到投產,南沙海關給予了全程跟蹤服務,通關環節上采取了‘一次申報,分批進出’的便捷通關模式,以往3~4天才能完成的業務,現在只需半天時間就可以完成了。”該公司未來將加大在南沙保稅港區基地的建設投入,使其成為“合捷”在亞太地區的分銷中心。
南沙海關關長張躍民表示,海關將大力推進南沙保稅港區業務種類的發展,拓展國際采購、分銷和配送、商品展示等業務,做大做強這塊“大蛋糕”。屆時,南沙保稅港區功能將會更齊全、開放程度將會更高、優勢將會更明顯。
背景資料
南沙保稅港區位于廣州市南沙區東南部,于2008年10月18日批復設立,是我國批準設立的第九個保稅港區。規劃控制面積7.06平方公里,由港口區、物流區、出口加工區、江海聯運碼頭和公共查驗區組成。2009年7月通過國家驗收,8月31日封關運作。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