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委托,由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會同省農林廳,邀請省農業科研、教學單位的專家,對邳州市從2008年開始實施的“國家級油栗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進行了檢查驗收。驗收組通過聽取匯報、現場考察、查閱資料,對邳州市國家級油栗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和較高評價。
專家組首先聽取了邳州市政府關于國家級油栗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工作情況的匯報,隨后實地察看了油栗種植、加工現場,走訪了示范區部分生產農戶和油栗產銷龍頭企業,審查了三年來示范區建設的有關資料,并進行了質詢。專家組認為:示范區通過三年的實施,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指標,項目實施組織機構健全,保障有力,標準實施推廣有力,產業化示范帶動作用明顯,促進了農業持續增效、農民不斷增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意通過驗收。專家組建議示范區進一步鞏固現有油栗標準化生產的成果,加強標準體系的完善配套,適度規模種植,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壯大加工力量,提高生產、加工環節的組織化程度,拓展國內市場,提升競爭力。
油栗是邳州市干鮮果主導產業之一。自從2008年3月國家級油栗標準化示范區建設以來,邳州市高度重視,不斷強化組織領導,狠抓關鍵措施落實,運用“公司+基地+標準+農戶”的經營模式,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油栗標準化生產體系,增強了農民標準化種植油栗的意識。同時,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促進了大面積生產的穩產高產,油栗的品質和產量明顯提高,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邳州油栗產業在新的平臺上又獲得了新的提升,單產和效益從示范建設前的畝產200公斤左右、1000元提高到300公斤、1800元。2010年,全市共推廣油栗標準化生產面積1.2萬畝,直接經濟效益可達3000多萬元,戶均增收1500元。促進了農業增收,
目前,邳州市共有大蒜、銀杏、水稻、銀杏、油栗5個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1個省級標準化示范區和2個市級標準化示范區,并先后制訂了7項農業生產標準,全部被列為江蘇省地方標準,標準體系已經涵蓋全市農副產品生產領域。在示范區的帶動下,邳州市近160余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99個無公害農產品和25個綠色食品通過了國家級認證,“邳州白蒜”被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極大地推動了邳州市農業經濟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通訊員:張敏)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