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與信息化創新為引擎
訪全國質檢科技工作會議代表劉勝利
【全國質檢科技工作會議專題報道】
“大力實施‘科技興檢’和‘人才強檢’戰略,以信息化創新為龍頭,搭建四大平臺,提升四種能力,走出了一條既穩又快、獨具特色的科技創新、信息化強局之路。”在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科技工作會議期間,深圳檢驗檢疫局局長劉勝利對該局“十一五”期間的科技工作如是簡潔概括。
5年來,深圳檢驗檢疫局打造科技信息化創新平臺、應用平臺、服務平臺、保障平臺,夯實科技基礎、培養領軍人才、突破技術難題、促進成果轉化,著力構建檢驗檢疫技術保障體系和業務支撐體系,促進了自主創新能力、科學監管能力、服務保障能力、綜合管理能力的提升。
近年來,深圳檢驗檢疫局承擔的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部、省、市等各渠道科研和標準立項600余項,科研制標經費合計近6000多萬元,共組織鑒定了科研項目155項,審定標準118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各類科研獎項80余項。“十一五”期間信息化科研立項41項,自行研發信息化系統68套,獲得部、省、市科技獎勵10項,“紅外體溫檢測與應急指揮系統”等兩項獲得深圳市科技創新獎。近兩年,有9項科技成果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科研立項和國標制訂數量均創歷年之最。
為適應深圳口岸的實際情況,近年來,深圳檢驗檢疫局自主研發了陸路口岸電子通道等64個信息化系統,積極探索建立以“全備案、全申報、集中審單、智能操作指引、電子數據通關”五個環節組成的新型的業務監管體系,檢驗檢疫監管電子化水平不斷提升。與此同時,該局始終堅持以“提速、增效、減負”為目標,注重企業和管理對象對科技成果的應用體驗,在設計構思之初就以換位思考的方式,對流程簡化、快捷方便等因素進行了深入思考,如“檢驗檢疫收費查詢系統”、“區域性優惠關稅查詢系統”、“智能機械手自動消毒系統”等,均讓企業真正得到實惠。
“科技與信息化是提升質檢水平、服務科學發展的重要手段。”提及“十二五”的科技規劃時,劉勝利表示,該局將深入貫徹全國質檢科技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支樹平局長工作報告所提出的總體部署,繼續大力實施“科技興檢”戰略,進一步提升自身科技水平,充分發揮科技作用,認真落實科技興檢責任,引領深圳檢驗檢疫事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實現新的跨越。《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