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檢驗檢疫局以“質量提升”活動為主線,大膽探索,勇于實踐,積極幫扶,著眼實效,使四川省這一富有四川地域特色、完全土生土長的鞋類主打出口產品和產業集群的整體提升有了長足的進步,不僅在量上呈現每年50%以上的速度遞增,質上也有了大的飛躍,出口市場已成功轉型至歐、美、日為主的發達國家。
一是通過模式創新促進產業提升。四川局于2008年采取了“分類管理+風險分析+電子監管+日常檢驗+全過程監管+型式試驗+重點項目抽查”的出口鞋類產品模式。探索工作方式從檢驗為主、監管為輔,轉變到監管為主、檢驗為輔。2009年,四川局結合國家質檢總局的分類管理辦法,出臺了《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分類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和《出口輕紡類產品分類管理實施規范》,即實施分類管理+風險分析+關鍵控制點的管理模式。這些辦法、規定對出口企業加快通關速度,減小出口成本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二是通過分類管理促進產業提升。通過實施分類管理,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的全過程質量管理的提升和產業的轉型升級。四川檢驗檢疫局在分類考核細則中將影響產品質量的研發、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質量體系、自檢自控能力、品牌建設、合同評審、售后服務等全過程納入考核范圍,梳理出影響產品質量、要求企業強化質量管理、提升質量的九個方面55條,對鞋類產品又特別提出了影響產品質量安全的七個關鍵環節。對通過分類管理的企業實施最為便捷的電子監管,推動一大批企業提高了對質量安全的重視程度,幫助企業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提升了質量管理能力和水平,強化了企業自控意識,幫助優秀企業輕裝上陣、促中小企業尋求突破。目前, 63家分類管理和電子監管企業出口批次和貨值,均占到全省出口批次和貨值的90%以上,成為出口的主力軍。
三是通過技術幫扶促進產業提升。2010年前三個季度,四川局按照進口國的要求,對出口鞋類涉及安全、衛生、環保、健康和反欺詐的項目進行抽樣檢測和型式試驗,發現不合格11批次,型式試驗不合格25次。不合格涉及項目有標識不符,金屬附件鎳釋放量超標、物理機械安全性能方面的勾心縱向抗彎剛度、皮涼鞋幫帶拔出力、小附件拉力不合格,以及幫底剝離強度,外底耐折性能不合格等。對于這些不合格情況,四川局要求企業采取有效的返工整改措施和加強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絕大部分不合格產品經過整改、復驗合格后出口,從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企業的損失,使企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真心幫扶。
四是通過宣傳培訓促進產業提升。3年來,四川局每年均為鞋類產品出口企業舉辦免費培訓、宣貫會1-2次,參會企業累積達300多家,參會人員累積達450余人。通過向與會企業介紹國家質檢總局、四川檢驗檢疫局有關出口鞋類檢驗監管的最新政策、法規以及國內外強制性標準和要求,提出在日常檢驗監管中的一些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強調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重要性,逐漸改變了以進口商的要求作為進口國的要求的誤解錯誤認識。
五是通過信息服務促進產業提升。四川檢驗檢疫局每年均不定期向鞋類產品出口企業發布各種信息,就國外新的要求和相關的風險預警及時通報企業。僅這兩年,就向出口鞋類企業發出電子信息10多份,通報歐盟新出臺的關于皮鞋中使用富馬酸二甲酯的警示通報和加強對出口非洲和中東國家產品檢驗監管等問題,收到了很好的宣傳警示效果。
六是通過質量比對促進產業提升。根據國家質檢總局質量提升活動的要求,四川局針對四川省出口鞋類企業質量狀況,分別開展了讓三家優秀企業作質量精細化管理、品牌建設、提高研發水平經驗介紹,進行比對;對我國出口鞋類召回銷毀案例結合四川省出口鞋類質量問題剖析進行比對;考察觀摩優秀企業現場管理進行比對;動員和幫助出口鞋類企業在管理、技術、質量等方面開展質量比對提升活動,制定改進和攻關方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努力把四川省出口鞋類質量提高到新水平。
七是通過樹立標桿促進產業提升。充分發揮優秀模范企業的行業領頭羊作用。四川局在行業內樹立了艾民兒、尚志兩家質量提升示范企業,并簽訂責任書,明確責任。推動廣大企業學習先進企業,爭當先進企業的良好氛圍。
八是通過聯合部門促進產業提升。在幫扶地震受災企業的過程中,聯合省商務廳、省鞋業進出口商會對受災企業予以對口支援和幫扶,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職責,整合優勢,全策全力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共同渡過難關,走出困境。在對企業的技術培訓中,聯合成都市商務部門共同舉行技術、法規培訓會和解讀會。在質量提升活動中,又聯合省皮革行業協會、省鞋業進出口商會、市鞋業同業公會走到一起為產業的發展共商大計。
九是通過突破壁壘促進產業提升。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歐盟國家相繼出臺有關富馬酸二甲酯的規定,為打破這一技術壁壘,四川局積極行動,舉行培訓,強化檢測,查找源頭,幫助企業選擇合格供應商,從根本上解決了四川省出口鞋類突破壁壘的源頭問題,使出口產品能順利進入歐盟市場。
十是以加強科研促進產業提升。為更好服務四川省鞋類產品出口企業和產業發展,近2年四川局堅持抓好有關鞋類出口的科研工作。目前正在進行的有“四川出口鞋類產品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措施研究”,該課題通過對比研究國內外鞋類產品的相關標準及技術法規,結合實際,探索一種適合鞋類產品的檢驗監管模式,促進四川鞋類產品更好的走出國門。同時,針對西部地區沒有國家級鞋類產品重點實驗室的實際,四川局已獲國家質檢總局批準成立出口鞋類及皮革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建設,以期為四川本地出口鞋類產品生產企業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檢測服務。(四川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