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由人民網主辦的第十一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頒獎盛典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辦。本次活動以“堅守的力量”為主題,共評選出“年度企業獎”、“年度人物獎”、“年度案例獎”、“年度扶貧獎”、“年度海外貢獻獎”五大獎項。徐董榮獲第十一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年度人物獎。
徐董發表獲獎感言
徐董獲獎理由為:徐董從事公益慈善至今已有30年,2015年,徐董就向社會困難群眾捐出善款3050萬元。徐董率領隆力奇公司踐行社會責任,與雅安市名山區人民政府合力開展了“愛在雅安-隆力奇助力名山區精準脫貧行動”。徐董在獲獎感言中表示:企業是社會的一份子,回報社會、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義務。隆力奇發展30年來始終把為全球家庭提供健康美麗的生活方式視為使命,把回報消費者、回報社會作為企業的發展目標,今后隆力奇將一如既往的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多做貢獻,為實現中國夢繼續前行。
徐董接受人民網專訪
改革開放38年來,中國企業從無到有,從有到擔當,在積極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也在一直履行著社會責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企業社會責任更是被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
據悉,今年是隆力奇發展30周年,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三十年的執著堅守,使得隆力奇成為中國本土日化行業的領軍品牌;三十年的品牌擔當,讓隆力奇成長為民族愛心企業;三十年的創新驅動,讓隆力奇成為“中國制造”4.0的示范企業。水滴石穿非一日之舉,正是秉承著“心想顧客,情系社會,追求卓越,創造完美”的企業哲學,才有了今天的隆力奇。
徐董參觀人民網
作為民族日化的龍頭企業,隆力奇通過積極搭建關懷體系和公益平臺,將品牌逐步融入消費者的心中。多年來,隆力奇肩負社會責任與使命,堅定不移貫徹企業“孝道”文化,無論對產品、員工、消費者還是助學、慈善事業,都能看到隆力奇的付出與努力。多年來,為了更好地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與自身的品牌規劃融為一體,隆力奇開展了一系列的社會公益行動。在開展公益行動的過程中,隆力奇始終秉承著隆力奇可持續發展的扶持政策與標準:
第一,以產業為依托,促進就業幫扶。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助有就業能力的青年群體,實現積極就業,逐步自給自足。2015年,德國工業4.0首個試點項目落戶隆力奇之后,隆力奇積極嘗試在全國建立若干個以4.0為標準的智能化工廠。通過當地建廠、當地招工、當地培訓的方式,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就業幫扶。今年4月份,在雅安震后3周年之際,隆力奇通過系統的產業調研決定定向捐贈1000萬元現金及500萬元物資,幫助名山區困難群眾全面脫貧。同時,向革命老區陜西省延川縣趙家河村捐款500萬元,用于當地“精準扶貧”項目。
第二,扶貧先扶智,大力開展智力扶貧。借助人才優勢開展智力幫扶,向群眾教授實用技術,幫助群眾更新生產生活觀念,從本質上提高生產技能和生活質量;幫助貧困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隆力奇圓夢基金的創立,已經幫助百余位品學兼優的學子完成學業。接下來,我們將與社會各界共同攜手,創辦更多的慈善基金,這項事業我們做得堅定而執著,而且我們會一直做下去。
頒獎現場
第三,物質幫扶與精神幫扶兩手抓。貧困人群中的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作為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一直存在,唯有將物質與精神關愛兼顧,才能真正安撫群體的心。為弘揚傳統文化,2014年到2015年,隆力奇不間斷地在全國各地開展“倡孝修德、孝行天下”等公益活動,為天下100萬老人免費洗腳;走進聾啞學校、災區、福利院獻愛心;啟動“愛在身邊,關愛空巢老人”公益活動,資助萬名老人,并以此號召社會年輕一代關愛、關心身邊的老人,均為物質幫扶與精神幫扶兩手抓的舉措。
徐董表示:堅持做好社會慈善任重而道遠,企業發展來源于社會,回饋于社會,如今社會責任已成為中國企業的重要氣質。隆力奇將牢記發展使命,隆力奇公益事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在30周年之際,隆力奇以“幸福、感恩、共贏、卓越”作為宣傳導向,關注社會、關注慈善。慈善事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只有更多有愛心的企業投身到慈善事業中來,社會和生活才能多一份溫暖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