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現在,住在北京豐臺一家養老院的80歲老人郭奉(化名)仍深信不疑:自己關節炎好轉,是因為吃了一種叫“于凱海參肽”的膠囊。
這種紫色顆粒外包裹著白色軟殼的膠囊,與普通保健品沒有區別,并且也是以保健品的名義,“覆蓋全市所有區縣”出售,而事實是,藥品包裝上并沒有相關部門許可的保健品標志。更意外的是,宣傳冊中提到的科研及生產企業,均表示未聽過此產品。對此,北京工商和煙臺質監部門已介入調查。
于凱海參肽膠囊宣傳稱,有股骨頭壞死患者服用前行走艱難或者無法獨立行走者,服用后走路較為順暢。而在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藥品的宣傳上,按照國家規定,前兩者均不能以藥品、治療疾病的名義進行宣傳,普通食品以保健食品名義進行宣傳,則涉嫌欺詐。
對此,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表示,目前國家僅批準了安利、玫琳凱等數家企業為直銷企業。于凱海參肽膠囊的銷售模式中,發展代理商并收取提成、搞健康分享會等方式涉嫌傳銷。工作人員將對此情況進行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