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暗訪發現,該公司以投資為名募集資金發展會員,多數會員稱,沒拿到過20萬
昨日工商、公安對其聯合查處 工商部門稱,該公司涉嫌傳銷
河南商報記者 趙強
“投資1萬元錢,少則三四個月,多則一兩年,就能賺到20萬元。”如今,這個“低門檻”的發財夢正吸引著許多人加入名為“開心農場”的陷阱。商報記者暗訪發現,他們打著市里扶持農業示范區的旗號,通過熟人發展下線募集資金,目前已有百余人參與。昨日,工商、公安聯合對其進行查處時,還在該公司發現了省地稅局的征稅專用章。工商部門稱,該組織涉嫌傳銷,已將管理人員和部分辦公材料帶走作進一步調查。
爆料
投資1萬元,最多兩年能賺20萬元
今年3月,鄭州市民金女士禁不住好友胡女士的多次勸說,終于加入那個“既省事又能拿高息”的賺錢項目。
“投資2000元,就成為‘開心農場’的會員了。以后啥事不干,不僅可以賺錢,還能免費領到無公害蔬菜、免費旅游。”金女士說,由于和胡女士關系很好,剛開始的一些警惕心漸漸消失,后來還把自己女兒拉了進來。
“因為女兒加入,根據規定,我拿到了1800元錢的獎金。”胡女士說,如果她的女兒再拉人進來,不僅女兒也能拿到1800元,她本人還能再獲400元的提成。下面發展的人越多,她拿的也越多。
兩個月過去了,金女士越發覺得蹊蹺,也沒有啥正規手續,無公害蔬菜也從沒領過。在她想退出時,公司的人給她支了一招,“現在新出了一個‘新一萬’項目,收益更高,每周都給你發保底收益,少則三四個月,多則一兩年,就能賺到20萬元。”
天上會掉餡餅?金女士覺得,這是個傳銷的陷阱。
暗訪
要賺20萬元需發展3位下線
近日,河南商報記者對該組織進行了暗訪。
這是一家名為“河南恒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位于鄭州市管城街與西大街交叉口某寫字樓16樓。門外沒有任何公司標牌,進屋后是一個綠色屏風,上有“蔬菜花卉示范基地·活力康開心農場項目部”的字樣。
接待記者的郭女士說,電子項目是公司的前身,現在做農業基地,主要種植無公害蔬菜。她介紹,公司在新密的基地有500畝地,現在推出“新一萬”項目,只要投資1萬元,就能掙錢。“每周回報260元,一個月回報1040元,一年保底回報12480元。如果不發展人,拿到25200元封頂,完成一輪投資;如果發展3人,就可以拿20萬元。”
記者看到了記錄會員報名情況的筆記本和收據本,從3月26日至5月5日,已有107人簽約,但收據上都沒有蓋章。
揭露
打著市里扶持的旗號,20萬元從未兌現
農業基地為什么需要市民投資?一位姓丁的中年男子是這里的負責人,他說,公司的農業基地項目得到鄭州市財政局和市農委的大力支持,市財政局曾撥款200萬元扶持,他還讓記者看了兩局委的文件。昨日,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宋東甫稱,2010年鄭州市財政局曾向該公司撥款用于基地建設,但款額為100萬元。
記者在河南省工商局網站上查詢,河南恒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3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李付慶,經營范圍有電子產品技術開發,也有蔬菜、花卉種植。
一位男性會員稱,他領過5次“工資”,每次260元。更多人關心何時才能領到20萬元。但據多位會員了解,還沒有人拿到過20萬元。
查處
該公司涉嫌傳銷
查處時發現私刻征稅專用章
昨日上午10時許,管城區工商局東西大街工商所和商城路派出所對該公司進行查處。
對于是否通過發展下線募集資金,并給上線發提成,丁先生說,他不是老板,不知道,要問法人代表李付慶。這時有會員給李付慶打電話,當記者提出聯系李付慶時,丁先生說,李付慶的手機已關機。
工商人員在檢查該公司辦公材料時發現,一個抽屜里放著一枚河南省地方稅務局的征稅專用章。隨后,工商人員把辦公材料和電腦主機封存暫扣,帶回工商所。
東西大街工商所副所長錢剛說,經現場調查取證,該公司經營手續不完善,經營模式涉嫌傳銷。“傳銷有三個特征:一是有自己的會員,拉人頭;二是有入門費;三是發展上下線,上下線間有利益關系,有提成。”
目前,工商部門已將該公司部分會員和管理人員帶回工商所單獨詢問,進一步調查。如果涉及金額較大,涉嫌構成傳銷罪,將移交公安部門。
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專用QQ54788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