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拼會贏的福建人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經商者的楷模,這里也誕生出眾多赫赫有名的產業集群,和許多行業隱形冠軍。
然而在今天,福建南平卻成為一個畸形的熱土。在這里,以消費返利為幌子的電子商務傳銷活動猖獗,古老的“龐氏騙局”也讓一波又一波的人心甘情愿地跳進來。
是什么讓許多已經懷疑是個騙局的人心存僥幸?這種披著電商外衣的非法集資和傳銷平臺又將把他們帶往何方?《中國經營報(微博)》記者專赴南平進行了深入采訪調查。
打著“購物返利”旗號的返利網站相繼倒下,無數人的發財夢破滅。
6月6日,福建南平市下轄武夷山市萬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旗下“萬商網”發布公告稱公司倒閉。
6月12日,浙江金華市政府宣布,浙江億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及其旗下的“萬家購物”網站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罪,已被相關部門查處關閉。
被稱為“購物返利”模式鼻祖的“萬家購物”網站被關之后,讓參與者僅存的一線希望變成了絕望。“之前大家在談到返利購物模式時候都是笑的,現在大家都開始罵娘了。”福建省南平市的多位市民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這就是一個騙局,只是自信自己不是最后一個。
“錢生錢”成公開游戲
6月10日,記者在武夷山彭祖度假酒店見到了幾十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萬商網的代理商、聯盟商。他們告訴記者:“網站從5月26日開始停止打款給我們了,6月3日,說要召開代理商會議,而在5日開會現場,萬商網的董事長溜走了。”
“前幾天還有幾百人在這里,現在留下來的只有幾十位了,我們還到武夷山市政府去找過。”來自湖北襄陽的代理商謝華說,與他來自同一地方的受害者還有10多個人住在酒店里,他所熟悉的受害者最多的損失了20萬元。據該酒店服務員透露:“這幾天,酒店住著的全是萬商網的代理商或會員。”
武夷山當地一位商人告訴記者,萬商網出事,我們并不驚奇,大家玩的時候都清楚這只是個游戲。
萬商網的模式其實是復制鼻祖“萬家購物”的模式,從招代理商和聯盟商開始,到模式設計本身。然而,被稱為祖師爺的萬家購物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已被立案查處。
“剛開始是真消費購物,而且限制消費額度,超過3萬元的單要網站審批。到了后來,網站開始暗示代理商和聯盟商戶做假單。”上述武夷山商人告訴記者,所謂假單就是指沒有交易直接交手續費給網站,等待返利,這就直接演變成一種赤裸裸的“錢生錢”游戲。
“事實上,參與者都清楚這是一個局,一個游戲,只是不愿相信自己是最后一個。我們說‘人精吃鴉片’,就是聰明人玩的游戲。甚至有會員在拉親朋好友時,直接說明:這就是一個游戲,愿者上鉤。”邵武的蔡先生說。
雪球越滾越大
南平的非法集資之所以如此普遍,這與當地過早涉及此類活動有關。據了解,在2010年下半年“萬家購物”成立之初,就有當地代理商加入。沒有崩盤之前,有不少人是賺錢的。如此一來,賺錢效應加上當地人的模仿,導致這個雪球越滾越大,同時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來淘金。
南平地區盛行的返利網站,不僅有已被查處的“百分百返利網”、“百業聯盟”、“萬家購物”、“萬商網”,也有“享利寶” 、“返本壹佰”等,其大多是從復制“萬家購物”起家的。
據南平當地人介紹,這些網站的不少創辦人就是南平本地區的,有的是在外地注冊一個公司,再回來發展,也有不少網站直接注冊在南平市及其下屬縣市。
熟悉當地情況的人士告訴記者,在南平,通常一桌吃飯的人里只有一兩個沒有在這些網站消費過,如果以家庭為單位,這種覆蓋率會更高,就連當地官員也有不少參與進來。
“多數人都有貪婪之心。”蔡先生說,由于加盟商有提成,許多人為了快速回收成本或賺錢,也鼓動了親朋好友參與,包括一些退休老人。
據介紹,一家當地幾十人規模的工廠,老板通過其妹妹發動員工參與購買。當“百業聯盟”崩盤之后,這些工人開始罷工,該老板只好前往溫州去報案。而這些工人中,有一人就直接花了7500元做假單。
此外,實體店的加入也蒙蔽了更多的人。據了解,一些品牌專賣店,甚至是酒店為了網羅更多的會員,也與這些消費返利網站合作,有的品牌實體店甚至會與多家網站合作。最終,這些實體店只能是一同被帶入這個旋渦。
“經商十多年,我沒有見過這么賺錢的生意。”一位邵武的摩托車經銷商表示,這種錢風險很大,是不能賺的。一旦網站關閉,周邊的會員會來找到你,你此前的承諾沒有兌現,極可能會被弄得傾家蕩產。
這樣的擔憂不無道理。來自湖北襄陽的萬商網加盟商周國秀說:“我現在回去就是死,所以不敢回去。”她曾在當地經營一家汗蒸館,但是也通過萬商網的模式賣出了不少2000元的年卡。
地方政府縱容成生長土壤
“近幾年來,非法集資和傳銷活動在一些城市頗具規模,如廣西北海、貴州六盤水、云南德宏州等地。”中國市場協會直銷專家委員會秘書長胡遠江直言,這些地區很多是老少邊窮地區,一些企業利用當地信息不對稱,打著國家戰略規劃,消費投資理論的旗號,從事消費返利等傳銷的活動,具有一定的欺騙性。雖然地方主管和政府也會打擊,但是在力度和方式上相對模糊,從而縱容了此類事件的蔓延。
“萬家購物”等返利網站披著一件電子商務的外衣,他們在網站上宣稱的是只拿出在聯盟商戶消費中的5%或10%來,平均分給滿足條件的會員,而這種宣傳也在一定程度上躲避了工商機關的查處。因為如果嚴格按官網所說,這種模式是可以持續的,只要有真實消費,而且也只拿出5%或10%的來返還,這些返利網站在收到聯盟商戶的15%或16%作為宣傳費用后,還有10%或5%的毛利。
但事實,情況并非如此。熟悉當地多種返利網站的南平市邵武市的蔡姓商人告訴記者:“實際情況是,消費時只要多交15%或16%便可以返還100%,從最初的真實消費發展到后來的直接做假單。”
在返還周期上,需要500天才能享受到100%返還,而如果交15%的話,75天便可以收回成本,即會員額外交給網站的15%。“這在很大程度上鼓動了消費者投機,75天的時間并不長。”前述蔡先生說。
為此,很多人做假單是從7500元開始。因為網站都是要消費積累滿100元時才可以提現,而消費7500元正好能保證會員每天有100元可以進賬,第75天之后的400多天,會員就可以天天賺錢了。
對于這種模式,從一開始就受到了質疑。包括一些網上也揭示其騙局和傳銷真相,但是一些地方的工商部門并沒有引起重視。比如,同樣在南平流行的另一家叫“返本壹佰”網站,有人通過網上給當地工商部門寫信反映:設在重慶涪陵區的“返本壹佰”涉及傳銷。但是,重慶市工商局在2012年4月18 日的回復中稱:“經幾次專題研討會的充分討論認為:‘返本壹佰’運營模式屬于新興的電子商務經營模式,從現有資料和已掌握的情況看,未發現其經營模式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也不構成非法集行為。”
“這種工商部門的背書,無疑又給不明真相的群眾造成了傷害。事實上,此前包括‘萬家購物’也是被當地工商查了又放了,這更加讓人迷惑。”邵武一位參與多家返利網站的會員告訴記者。
據業內人士透露,許多地方政府部門其實是了解這些企業非法集資的本質,但是基于其形成規模后會帶來更多的地方消費,期望拉動地方稅收。但實際上,這是一種極短視的看法,縱容其蔓延的后果將會損害到更多本分經營的企業。在“保護傘”下,個別人的非法行為,也將會演變成集體的狂歡。
為此,福建省工商局已注意到網絡傳銷的危害性,并專門設立了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處,在各地專設傳銷舉報電話。據了解,在2011年8月至12月底,福建全省開展了打擊網絡傳銷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已有一些從事網絡傳銷網站陸續被查處。(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