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傳播方式的不斷變革,輿情數據管理與分析顯得格外重要。近日,以“眼觀數據,精營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世界(中國)直銷輿情高峰論壇在廣州隆重舉行,共同探討在以大數據為基礎的互聯網時代,中國直銷企業如何做好輿情預警監測,提升輿情監控能力,預測中國直銷行業未來趨勢,為政府部門監管和直銷企業決策提供參考建議。高峰論壇期間還首次發布了《2016~2017中國直銷行業輿情報告》。
道道輿情監控室和海倫國際直銷研究中心以大數據分析為依托,以直銷行業輿情數據為基點,通過大量調研和案例研究,最終匯集整理形成《2016~2017中國直銷行業輿情報告》,在本屆高峰輿情論壇上首發。
報告顯示,根據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統計數據,截止到2017年8月31日,全國直銷企業增長到89家,此前一直占據市場邊緣地位的內資企業近年來在數量上開始趕超外資企業,并保持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表明了國內企業對直銷模式的信心不斷加強。
2016年,中國直銷企業銷售額達到1948.14億元,呈現穩步上漲趨勢。無限極2016年納稅額超過35億元,安利中國10年來累積納稅達96億元,稅收貢獻也證明了直銷行業的經濟力量。
報告也指出,自立法十多年來,直銷行業社會公益事業捐助總金額接近50億,各家直銷企業在公益慈善方面的投入除了捐款捐物外,還根據自己企業的特點開展各類特色活動和志愿者服務項目。
報告預測,未來中國直銷行業將呈現政企關系更密切、行業人才流動更頻繁、回歸到以產品為導向、市場監管規范多元化、出現“裂變”現象職業經理人與系統領袖“自主創業”、霾產業興起提供有利發展契機等發展趨勢。中國直銷模式也將向復合式營銷靠攏、移動社交逐漸成為趨勢,傳統微商也將加速轉型直銷。
報告預計,2018年直銷行業將延續近兩年的發展趨勢,發牌數量將比2017年微增,并將有越來越多的內資企業進入直銷行業,未來內資企業仍然是國內直銷企業隊伍壯大的主力軍。吳秋玲女士表示,到2020年,中國直銷行業業績總額有望超過3328億元。
隨著直銷隊伍不斷壯大、以及互聯網科技快速發展,滋生了各種不良輿論和謠言,直銷行業輿論環境對直銷企業乃至監管部門的形象產生了許多影響。有嘉賓表示,當前正是社會轉型時期,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引發的各種輿情進行監測,可及時了解事件動態,從而對錯誤、失實的輿論進行正確引導,“懂輿情,明危機、知處理”已成為直銷企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社會各界近年來對直銷行業認可度在增強,執法環境和輿論環境總體有所改善,但我國直銷行業的發展仍需不斷自律和規范,不僅要從企業內部加強制約自律機制,不斷完善企業自身建設,同時監管機關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建設來確保直銷行業的規范發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為直銷行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環境。
除了“懂輿情,明危機、知處理”逐漸成為直銷企業的重要工作,當下,“互聯網+”的時代背景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路一帶”的國家政策也為直銷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基點。據預測,未來5到10年,中國直銷行業將進入新概念產品盤階段,在這一階段里,企業將以龐大的經銷商、消費者群體為依托,在產品、模式、服務等方面進一步轉型、升級,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