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4步、16054步、21916步、32507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就在大家在家宅到快要“崩潰”的時候,微信刷步比拼卻在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中間每天“上演”——無論是市場藥店,還是餐館小店,從早到晚,他們的身影總是穿梭在大街小巷里,出現在執法辦案的現場。
日行萬步,是所有南通市場監管人戰“疫”工作的生動側寫。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市場監管部門聚焦市場交易,開展價格巡查,嚴把食品安全關,重拳打擊違法行為,為通城百姓筑牢“疫”線民生防火墻。
聚焦市場,保障市民“菜籃子”
2月8日凌晨1點,通城進入“深睡眠”時間,位于市區外環北路二號橋北側的南通百通水產批發市場里則燈火通明。市民餐桌上的魚、蝦等水產品近八成都是從該市場批發。此時批發商們正忙著卸貨上貨。
“為什么不戴口罩?!”發現一個交易人員未佩戴口罩,一名身著深藍色制服的人員立即給予警告并交辦市場方處罰。當天凌晨,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經營安全監管處聯合執法稽查處對市場來了一次突擊檢查。
市場監管工作人員凌晨檢查水產市場
相關出入口是否按要求關閉?所有人員進場前是否通過體溫監測并規范佩戴口罩?市場及周邊環境的日常消毒是否到位?對此,執法稽查人員一一檢查,督促市場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把好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商場超市“三道防線”,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間的“菜籃子”才能拎得放心。為此,全市市場監管人員聚焦市場交易實行全面排查,除了加強日常監管,還在早間、夜間展開突擊檢查。
為從源頭上消除隱患,我市禁止活禽(野生動物)交易。全市市場監管部門日均出動執法人員超2200人次,對307家農(集)貿市場、5家花鳥魚蟲市場、活禽經營店鋪等重點場所開展全覆蓋執法檢查。截至1月24日下午4時,全市所有活禽交易區域均關閉。
市場監管工作人員檢查活禽市場
高壓態勢之下,仍有人頂風作案。1月28日,監管人員在巡查海門市三和農貿市場時發現,市場西門對面的一隱蔽區域內飼養有珍珠雞、鴿子等活禽30余只。在檢查人員、市場、社區負責人的敦促下,經營戶對所有活禽全部現場宰殺,并對飼養區域進行徹底清理和消毒。 目前,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對農貿市場實行定人管理,每天由專人開展巡查,對市場及周邊銷售活禽、野生動物露頭就打。
穩價保質,守住防疫民生底線
疫情爆發以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用品成了通城市場上最搶手的“年貨”,零售價格持續上漲,群眾反映強烈,市12315平臺每天的投訴舉報電話響個不停。
“紅星路上的本草大藥房以30元/只的高價銷售口罩!”1月26日,一則爆料視頻在網絡上熱傳。當天下午關注到這一輿情后,市市場監管局立即響應,協同執法稽查處、崇川區市場監管局赴現場開展聯合調查。
市、區兩級市場監管工作人員檢查本草大藥房
“得知本草大藥房在如東、如皋還有多個分店,我們馬上與當地市場監管局聯系,安排執法人員前往檢查。”市市場監管局價監競爭處工作人員介紹,由于口罩是從蘇州某公司進貨,執法人員又協調蘇州市場監管局對該公司進行調查,核實進貨價格、數量、批次等關鍵證據,在1月27日下午就形成了初步調查報告。
從嚴從快打擊價格違法行為,才能有力回應市民關切。2月10日,崇川區市場監管局對外通報,認定本草大藥房構成哄抬口罩價格的違法行為。等待著當事人的,不僅是一張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更是沒收違法所得和11萬余元的罰款。
疫情期間,在市市場監管局的組織、指導和協調下,各縣(市)區市場監管部門的“價格衛士”走街串巷開展防疫用品價格檢查,嚴厲查處借疫情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等價格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接到價格投訴舉報2299件,已辦結1987件;全市價格違法類案件立案97件,已結案15件。
把好價格關,更要把好質量關。為此,市市場監管局還部署開展了疫情防控相關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檢查。疫情發生以來,全市累計檢查涉及口罩銷售主體2300余家,涉及洗護用品銷售主體1400余家,及時發現和處理產品質量問題,查處相關違法案件29件。
市場監管工作人員進行產品質量監督抽查
叫停聚餐,全力護航食品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地已發生多起因集體聚餐造成的疫情擴散傳播事件。為此,市食安辦近期出臺了《關于切實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停辦農村集體聚餐活動的緊急通知》。
如東縣市場監管局的三名女干部組成的“小分隊”,負責增援掘港開展巡查。2月2日,小分隊從當地北場村村干部處得知,該村一農戶家中有老人去世,三人隨即與村干部一同前往農戶家中進行宣傳勸導。“請您節哀。特殊時期,為了避免人群聚集,后事料理還請盡量從簡。”細致耐心的勸說,得到戶主和周邊村民的理解和配合。
如東縣市場監管工作人員勸阻農家宴
及時勸停“農家宴”“一條龍”,才能有效防止農村集體聚餐風險。疫情期間,全市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強化民間廚師自律踐諾,敦促鄉鎮(村組)暫存相關的從業工具。通過“部門+街道+網格員+N”聯動監督,全市動員群眾及各方力量及時勸阻農村集體聚餐2.17萬戶。
對餐飲單位的管控,并不因規模性聚餐被叫停而有絲毫松懈。進門必查儲藏間、必查冰箱冰柜、必查后廚加工區……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餐飲單位施行“翻箱倒柜”式檢查。2月4日夜間,該局從轄區一家休閑餐飲場所后廚發現冷凍大雁21只及半成品大雁肉、野雞肉若干,還在后院發現馴養的藍孔雀1只、美國野雞2只,野味流向餐桌的渠道及時被阻斷。
市市場監管局此前已向全市各食品生產加工單位發出告知函,提出“要服從統一安排、要落實防控措施、要嚴格清洗消毒、要嚴格人員管理、要嚴格過程管控”,以及“禁止采購野生動物、禁止宰殺活禽、禁止借機夸大保健食品功效”。結合當前我市企業陸續復工,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嚴格落實食品生產主體責任,全力護航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