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目前采取了嚴格的交通管制措施,小區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生活物資的供應價格受到消費者的高度關注。湖北市場商品價格波動大不大?市場監管部門又是如何進行監管的?日前,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鄒賢啟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就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穩物價
一個月查案374件
鄒賢啟表示,在價格監管方面,湖北省市場監管部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及時掌握市場價格波動信息,并迅速采取相應措施。武漢“封城”前,很多原來準備到外地過年的消費者和一些家庭,備貨不足,看到武漢市政府通告后,1月23日,很多消費者都上街去采購,當天市場價格波動比較大。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根據巡查人員反饋的信息,1月23日上午緊急約談了價格漲幅比較大的商超供應商總部,對他們進行提醒、告誡,要求商場、超市立即把價格恢復到正常水平,并且承諾不亂漲價。
二是,及時出臺對湖北省價格管理的指導意見。
三是,嚴肅查處價格違法行為。一個月來湖北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了374件價格違法案件。
四是,及時受理投訴舉報。市場監管部門從1月21日以來,每天安排人24小時在12315投訴舉報平臺值班,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咨詢電話,累計接到價格方面問題舉報2.28萬條,并對此進行及時處理。
五是,及時協調,退回部分消費者團年飯預定金和出行飛機票、火車票、旅店定金等。
保供應
讓居民能夠買到藥
疫情防控期間,如何滿足普通百姓的購藥需求?鄒賢啟表示,消費者能夠買到藥、用上藥是疫情防控期間物資保供的一項重要內容。
督促引導藥店開門營業。疫情防控期間,消費者對口罩、消毒酒精等防護用品需求劇增,其他很多慢性病、非處方藥也需要從藥店購買,藥店能不能開門營業,就變得十分重要。武漢關閉出入通道后,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派出十幾個巡查組到武漢市各城區了解藥店經營情況,看到開門的不多,百姓購藥困難。為解決這個問題,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決定,從除夕夜開始,湖北省藥監局、各市州縣市場監管局迅速采取行動,連夜約談大型藥品連鎖經營總部,一家一家通知單體藥店開門營業。很多藥店克服人手不足、經營收不抵支的困難,堅持開門營業,有效緩解了消費者購藥困難。
不斷拓展市場供應方式。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指定的供應商,國藥控股、九州通、人福醫藥、小藥藥等十多家公司各展所長,既有傳統供貨方式,又根據防控要求,開發微信預約、網上訂購、社區集中團購等線上采購、線下配送方式,線上線下齊發力,逐步緩解口罩等防護用品銷售緊張局面。湖北省赤壁市市場監管局通過發揮個體私營企業協會作用組建醫藥應急保障共同體,藥品企業、藥店聯手為患者找藥送藥,贏得了消費者的贊譽。
聽民意
24小時接聽來電
鄒賢啟表示,湖北全省12315投訴舉報平臺在1月22日到2月21日的31天里,共接受消費者各類訴求51957件。其中,投訴受理12810件,舉報登記7141件,消費咨詢32006件;涉消費者最為關切的防疫物品口罩22288件、體溫計270件、消毒液266件。從投訴舉報數量來看,消費者對口罩的質量和價格問題投訴舉報最多,占到訴求總量的42.90%。特別是疫情發生初期,日均2000余件。
針對這種情況,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多措并舉,加大物資供應協調力度,引導口罩等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擴能增效,增加口罩等防疫物資的市場供應量,嚴厲打擊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口罩價格投訴等問題基本解決。目前,消費者對口罩的訴求已經明顯下降,從初始的日均2000余件回落到當前的日均200余件。
1月22日至2月20日,湖北省市場監管部門共辦結消費者投訴舉報咨詢48154件。其中投訴調解10588件,主要涉及商品價格和質量問題糾紛,辦結率82.65%;舉報登記辦結5990件,主要是商家涉嫌價格欺詐、售假及以次充好等問題,辦結率83.88%;為消費者答疑解惑、引導消費31576件。有關口罩訴求辦結18203件,辦結率81.67%。通過辦理投訴舉報咨詢,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85萬元。
當前,消費者對口罩和消毒液的投訴雖然大幅減少,但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升級,消費者對生活用品,尤其是食品價格、質量、配送時效的相關訴求呈上升趨勢,從疫情防控初期的日均200件上升到當前的日均600件。湖北省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托12315投訴舉報平臺密切關注,及時分析研判,并會同有關部門有針對性解決消費者反映的問題,全力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