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湖南省商務廳組織相關企業、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制定的《餐飲產品無接觸配送服務規范》地方標準于3月5日發布,該標準為國內首個餐飲產品無接觸配送服務領域的地方標準,即日起實施。
隨著湖南餐飲企業逐步恢復營業,復工企業和社會各方面對餐品無接觸配送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據有關第三方平臺的數據顯示,有超過80%的訂單餐品消費者選擇了無接觸配送服務。送餐員取餐時會消毒嗎?送餐員自身健康能保證嗎?這些問題是選擇餐品外賣配送的消費者最為關心問題。在相關企業、行業協會的建議下,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商務廳立即組織相關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協會成立《餐飲產品無接觸配送服務規范》地方標準起草工作組和網絡工作群,對目前省內外餐飲產品無接觸配送服務的情況進行了調研,采取多種方式征求了餐飲企業、第三方平臺、相關行業協會、專家、消費者、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2月22日完成標準草稿。24日完成征求意見稿,通過視頻會議、網絡發送文檔等方式征求相關單位和專家意見,共收到反饋意見40條,采納或部分采納40條,26日完成標準送審稿。
湖南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餐飲產品無接觸配送服務規范》對餐飲產品無接觸配送服務的基本要求、服務內容、服務要求、異常情況處理、服務評價與持續改進等進行了規定。在充分考慮了符合相關國家、行業標準,同時又針對行業、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明確和細化,使得標準既能與上層標準協調統一,又能更好的指導服務實際工作。
據了解,《餐飲產品無接觸配送服務規范》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餐品配送服務中防控病毒傳播提供了可操作的規范流程,也適用于非疫情時期,消費者對無接觸配送服務的個性需求。同時可引領傳統中餐企業生產、經營模式創新,由作坊式加工生產向中央廚房和工廠化生產方向發展;增加訂單外賣的生產經營模式,突破傳統中餐店面受場地和服務員工數量制約,降低經營成本,提升企業效益,規范傳統中餐企業向產品特色化、生產專業化、標準化和湘菜產業化方向發展,以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綠色、健康、個性化、多樣化和品牌化的需求。
受疫情影響,作為美食大省的湖南省餐飲企業目前復工率不到50%,《餐飲產品無接觸配送服務規范》的出臺不僅為疫情防控期間,避免疾病傳播、開展餐品配送服務提供了指引,也為促進餐飲企業復工復產,引導和規范餐飲企業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創新有積極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