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手機外觀設計從直屏到曲面屏同質化日益嚴重,市場規模更是增長乏力,手機廠商無不渴望新一代具有顛覆性的產品。隨著近期折疊屏的火熱,能否給消費者帶來新的使用體驗?
從外觀方面看,折疊屏手機無論是橫向折疊還是豎向折疊,其使用方式已經突破了以往的使用習慣,科技感更足,可玩性更高。系統方面,由于折疊屏的屏幕顯示邏輯與普通的單面屏更加不同,折疊后單屏變雙屏,兩塊屏幕之間的功能交互需要全新的操作系統去支持,因此用戶可以感受到更加新鮮的系統體驗。
與此同時,購買了折疊屏手機的用戶也體會到手機太重不方便攜帶等問題。
據IDC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可折疊手機出貨量達710萬部,同比增長264.3%。
中國市場的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約為150萬部,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中占比為0.5%,其中華為拿下近“半壁江山”,三星占據28.8%的市場份額。
根據公開數據統計,2018年至今共有19款折疊屏手機問世。2021年最為熱鬧,共有7款折疊屏手機進入市場,其中小米與OPPO首次發布,榮耀也在2022年初推出了折疊屏手機。
IDC認為,近期折疊屏手機的市場關注度高漲,一是由于國產品牌繼續挑戰高端市場、樹立高端品牌形象所進行的主動探索;二是部分頭部廠商在主動推進折疊屏新品價格下探到8000元以內的同時,針對多款新品所采取的相對保守供貨策略,讓市場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這也導致了潛在購買群體的關注度居高不下。
高價格目前是阻礙消費者購買折疊屏手機的一個直觀的因素。
小米在去年3月底推出了首款折疊屏手機:小米MIX FLOD,作為首款高端旗艦機,這款產品起售價9999元,一度刷新了小米量產手機的售價紀錄。在去年雙11期間,這款產品發布半年之后迎來了大降價:從9999降至6999元,隨后一段時間之內一直都是這個價格,直到最近百億補貼優惠力度加大:12GB+256GB版本到手價5999元,這個價格也讓從小米MIX FOLD這款產品成為最便宜的折疊屏手機。
在第三方電商平臺上搜索可以發現,目前華為P50 POCKET折疊屏手機的價格是8978元;OPPO FIND N全新折疊屏的價格是7699元;而三星 SAMSUNG Galaxy Z Fold3折疊屏手機售價是14999元。
從整個折疊屏手機的售價來看,基本都處在高端機的行列,除了小米主動降價之外,三星和華為的一些折疊屏手機都在一萬元以上。
分析認為,國產手機大廠們爭相發布折疊屏手機,也可以看做是想趁著蘋果還未推出折疊屏手機計劃之前,用折疊屏手機這個創新形態的手機產品來實現品牌努力上探高端市場的好時機。
在春節期間,不少媒體報道了折疊屏手機出現了“一機難求”的局面。在一些第三方渠道和電商平臺上,多款折疊屏手機還被炒出500-1000元不等的溢價。在閑魚上,還有了很多“代拍、代搶”的服務。
據了解,目前相當一部分折疊屏手機是被一些不差錢且樂于嘗鮮的高端用戶買走,尤其是一些不想用iPhone手機的用戶。
如果按照這個需求來看,iPhone是否也要急著推出折疊屏手機。
據悉,目前市面上關于iPhone折疊屏手機的消息卻越來越多,據國外消息,iPhone折疊屏手機有著和iPhone 11一樣的圓形邊緣,與iPhone 12和iPhone 13直角邊緣明顯不同。
從上面的圖片來看,折疊屏iPhone的設計有點像摩托羅拉Razr 2020以及三星Galaxy Z Plip,也就是上下折疊,而且折疊屏iPhone取消了Face ID的缺口,其傳感器將被安裝在外部顯示屏的“劉海”中。根據之前的爆料來看,折疊屏iPhone的尺寸在7.3英寸到7.6英寸之間,并且很有可能支持Apple Pencil。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了折疊屏之后其實手機也就具備了代替平板電腦的能力。那么,在ipad銷量好的大趨勢下,蘋果推出折疊版iPhone會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這些都要等到真的產品出來才能判斷。
業內專家表示,折疊屏手機日后不太可能成為市場主流產品,只是“一個手機市場的過渡性產物”,手機廠商掀起的這波折疊屏手機“混戰”,更像是一種“秀肌肉”的表現,目的仍是拉攏用戶。
消費者關心的質量問題也在一些第三方投訴平臺上出現,折疊屏手機的投訴主要聚焦于屏幕花屏、折痕明顯、漏液,以及鉸鏈有異響。業內人士表示,在傳統手機難點的基礎上,折疊屏還有轉軸的設計、操作系統的單獨開發、屏幕易壞且換屏成本高等獨有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