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致富奔小康,一場災難全泡湯。”有關專家表示,對由于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災害所造成的損失,除了政府給予適當補貼、養殖企業和農戶積極組織生產自救以外,還要采取其他多種形式的措施,建立農業保險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近年來,伴隨著農業災難帶來的巨大風險以及保險對風險的分擔和轉嫁,越來越多的農民意識到投保的重要性,農業保險的有效需求不斷上升。中國的上海、吉林、黑龍江等地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農業保險試點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試點地區的農戶開始初嘗農業保險的甜頭。我省的廣饒縣、泰安市泰山區2002年就開始試點奶牛保險。今明兩年,濟南章丘、濰坊壽光、聊城臨清3市的部分農民,在飼養奶牛及種植小麥、玉米、蔬菜時,只要購買政策性農業保險,就可在遇險時獲得合理賠償。通過農業保險的實施,可以把災后補助轉化為災前預防,損失由政府埋單變為社會埋單,補償款更有針對性、資金到位更加準確及時,從而保證資金不斷鏈,有利于產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