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腸潤茶和減肥茶的廣告轟炸已經將消費者的耳朵磨出了老繭,一句“男女老幼均可飲用”似乎說明該產品沒有任何不適宜人群,然而,眾多消費者反映飲用這兩類產品會導致肚子痛、拉肚子,一天多上幾次廁所;甚至腹瀉不止,“幾乎住在廁所”,這反映出該產品至少存在不適宜飲用的人群。
記者隨機調查身邊飲用過碧生源減肥茶或腸潤茶的消費者發現,飲用該品牌產品后最明顯的反應就是會導致腹瀉。一位魯女士稱,飲用碧生源減肥茶之后,一天要多上幾次廁所;王女士稱她的朋友飲用碧生源腸潤茶后腹瀉不止,“幾乎住在廁所”;有曾經便秘的消費者反映,在飲用該品牌腸潤茶后,產生了依賴性,停止服用之后便秘更加嚴重;甚至有消費者反映引用該產品后腹痛難忍,甚至便血。
虛假宣傳多次被通報批評
另外,記者了解到,碧生源品牌的產品廣告也多次因為虛假宣傳療效觸犯相關廣告法律法規被有關部門通報批評。
公開資料顯示,碧生源常潤茶和碧生源減肥茶是北京奧特舒爾保健品公司(以下簡稱奧特舒爾)的兩款主打產品,兩者的銷售額近幾年占到了該公司總體銷售的95%以上。而奧特舒爾9月30日在香港上市,該公司的招股書中,奧特舒爾曾自曝受北京工商局處罰兩次,另外兩款主打產品碧生源常潤茶和減肥茶等產品三年內因廣告誤導等原因,遭到各省級食藥監局公開通報23次。早在廣東省2006年第一期違法保健食品廣告公告的名單中,“碧生源”常潤茶赫然在列。
上市之后,該公司的產品廣告依然違規。根據其披露的信息,有相關媒體的記者查閱了相關省份的食藥監局網站并發現,屢罰屢犯、長時間、大密度違規廣告發布可以說是碧生源違規廣告的特點。
澳特舒爾的“碧生源”(衛食健<1997>第602號),廣告中宣稱該產品能“快速解決便秘、口臭、青春痘、色斑、皺紋增多、面色晦暗、皮膚粗糙、脫發白發、肥胖等問題”。同時,還出現“碧生源常潤茶革命性實現了滋潤、修復、通暢三大功效,滋潤人體內環境、修復腸道內粘膜受損組織、恢復腸道正常功能”等宣傳其功效的字眼。然而,南京市藥監局有關負責人曾表示,像“修復腸道內粘膜受損組織”這些廣告語是屬于藥品療效的,在保健食品中是絕不能出現這些廣告語的。而碧生源常潤茶屬于保健食品,因此在廣告宣傳中不得出現有類似于藥品療效的詞語。
另外,也有媒體披露,就碧生源常潤茶能快速解決青春痘的真實性咨詢醫學專家時,有關醫學專家表示,造成青春痘的原因有多方面,并不像廣告上所說的“因宿便而產生的危害之一”那么簡單,目前還沒有哪一種藥品能夠根治青春痘。
屢罰屢犯是源于利益驅使
作為一家在香港公開上市的公眾公司,澳特舒爾的“碧生源”為何干預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廣告虛假宣傳方面屢教不改?資深營銷策劃人,贏道顧問快消品營銷中心高級顧問穆峰認為,該廣告屢禁不止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驅使。碧生源廣告投入從2007年的0.49億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1.97億元,增長了3倍;相對應的是,公司營業額也從2007年的1.6億元增至2009年的近6.5億元,同樣增長了3倍。廣告拉動銷售的巨大利益刺激,使得碧生源可以無所顧忌。
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監管權和處罰權不在一個部門,可能出現監管處罰死角。因為藥監局對保健食品的廣告只有監管權,而處罰權在工商部門手里,這當中可能出現管理斷檔,給一些虛假廣告以可乘之機。
有業內人士分析,在監管和處罰分離的情況下,實質性的處罰難以落實,這需要媒體、監管部門和消費者有良好的互動和溝通,通過消費者舉報,媒體曝光和監管部門調查取證,依法處罰,并對“慣犯”制定更為嚴厲的實際性的懲治措施,此外還要追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和代言人的連帶責任,或許能督促碧生源重視這一問題。
有法律人士建議,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講,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要主動向相關部門投訴,并配合調查取證。
從投資者角度講,穆峰指出,保健品的門檻較低,誠信問題一直存在,這是行業現狀。此外,碧生源常潤茶和減肥茶的配方并沒有申請專利,競爭力較弱;只是依托品牌持續推廣和品牌傳播獲得消費者認知來拉動銷售,不具有可持續性。建議投資者保持理性,謹慎對待!(唐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