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網站基本盈利模式示意圖
想不上黑名單?交錢入會即可。近日,央視曝光315消費電子投訴網借著消費者的投訴信息,向企業要錢,如果企業不交錢入會,將不會把消費者的信息轉給企業,還將曝光該企業。此節目一經播出,即引發熱議。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除了315消費電子投訴網之外,在互聯網上,還有很多以“315”命名的維權網站。雖然掛靠單位不同,雖然與消費者協會315無任何關系,但這些維權網站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利用收受企業會員費等方法,為網站創收。更有甚者,通過大肆開展“維權網的加盟業務”來賺取錢財。
315還是公平、正義的象征嗎?該網站背后又有著怎樣的利益鏈?本報記者為您揭開內幕。
新聞點擊
央視:向維權網站交錢即可刪信息
近日,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報道稱,315消費電子投訴網打著“315”的名義,利用消費者投訴信息向企業要錢。
報道稱,小家電生產企業九陽接到該網站的電話,要求進行合作。九陽股份有限公司網絡媒介經理沃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315網站稱收到一些消費者對九陽的投訴,希望九陽公司交12萬元成為網站會員,如果不付錢,網站不但不會及時將消費者投訴轉給企業,還會對企業進行曝光。
不光是九陽,很多企業都接到了這家網站要求交會員費的電話。該網站還對一些企業宣稱,如果成為會員,可以把投訴信息隱藏起來。
此外,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主任李家明介紹,他們接到了大約1380件次針對315消費者電子投訴網的舉報。
網站:報道不實 被舉報的是李鬼
315消費電子投訴網日前發表聲明稱,央視新聞報道不實,九陽公司網絡媒介經理聲稱“不合作就不轉投訴或慢轉投訴”的言論是純粹的污蔑。
聲明稱,每年(從)這個時候到3月15日,正是某些企業各顯神通的時候。一是想辦法要收買網站;二是(網站)不買賬,(企業)就花錢讓別人來抹黑你或攻擊你。這兩三個月,315消費電子投訴網接了無數想花錢刪帖的電話。
315投訴網負責人還表示,現在有很多網站假冒315消費電子投訴網,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接受的舉報應該是那些假冒的網站。
作為網站的主辦單位——中國電子商會也在聲明中強調,315消費電子投訴網是電子商會設立的合法正規網站。網站所有服務項目公開透明,關于企業品牌服務直通車的廣告經營服務內容、撤帖免費流程都在網站上有非常清晰的內容介紹。
記者調查 維權網站靠向企業收會費盈利
盡管315消費電子投訴網在回應時不認可央視的報道,但是在其網站上卻明顯地標注了“企業會員”的收費標準,少則幾千,多則幾十萬元。
記者隨后在調查中發現,利用開展企業會員服務的方法來收取會費謀取利益的投訴網并不罕見。只要鍵入“315 維權”后,網上就會立即出現大量相關維權網站。
在一家名為“315維權網”的網站首頁,吸引大家加盟維權網的消息格外醒目。在加盟須知中記者看到,里面詳細地列出了維權網加盟用戶的盈利模式。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所謂的維權網站,大都采用收取企業會員費用、搭建綠色投訴通道的手法獲得利益。我們以制圖的方式,試圖揭開這些網站的基本盈利模式。
小鏈接
2010年,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接到公眾舉報信息391111件次,其中,有關網絡詐騙類舉報占到23.8%,在詐騙類舉報中,舉報虛假維權、投訴網站的情況有所增加。
經核實,此類網站聲稱維護消費者和單位的合法權益,但實際上并不具備受理及維權的能力,甚至以收取“刪帖費”、“會員費”的名義非法牟利,致使需要維權的網民和企業受到更多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