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實習記者 張劍) 近日,有網友在論壇發帖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以下簡稱人大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大學數學立體化教材”,名稱、書號、內容相同,卻出現多個版本的編者署名。網友質疑此為“套牌教材”。前天,人大出版社總編輯周蔚華承認出版社把關不嚴,已將這批問題教材召回、銷毀。
近日,網友“紙老虎2011”在天涯論壇發表了一則名為《史上最牛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居然出版“套牌”教材牽頭學術作假》的帖子,并附有該套教材的照片。記者在該帖中看到,這套由人大出版社出版的“大學數學立體化教材”共4本書——《線性代數(第三版)》、《微積分-經管類(第二版)》、《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第三版)》、《高等數學-理工類(第三版)》。但發帖人附上的對比照片顯示,這4本教材有多個編者署名不同的子版本。
以《線性代數(第三版)》一書為例,該書共有3個版本,分別為華中版、華北版和廣西大學版,總主編署名均為吳贛昌,但不同版本的主編、副主編署名完全不同。這3個版本教材的124頁內容完全相同,版次、印次、版數、字數及書號也完全一致。
發帖人稱,《高等數學-理工類》上冊有5個版本,《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有4個版本,《微積分-經管類》有2個版本,總主編也為吳贛昌,不同版本教材的主編、副主編署名不同。“一個書號怎么能出那么多版本呢?”有網友質疑,不同版本教材的作者只是掛名,“或許根本沒有對這套書作任何學術貢獻,只是掛個名兒,就成‘學術成果’了”。
記者根據帖子照片中顯示的《線性代數(第三版)》“中國版本圖書館數據核字(2008)第145199號”,在中國出版信息網查詢,發現此書在該網站登記的是吳贛昌為“主編”,而該書最后一頁則印著吳贛昌為“總主編”。
■回應
出版社承認把關不嚴
昨晚,人大出版社總編輯周蔚華證實,這套教材確實由該出版社出版,署名方式由吳贛昌提供。
周蔚華說,這套教材是一套立體化創新教材,紙質教材只占一小部分,主要工作是數字化部分,不同版本的署名編者都參與了數字化建設部分。這些編者要求署名,以體現他們的貢獻。
周蔚華表示,署名不規范問題主要發生在2007年到2009年,網上教學資源庫建設的著作權歸屬、署名方式是網絡出版條件下出現的新現象,作者的智力勞動成果如何體現,目前沒有明確規定,編輯對此認識不充分,出現了把關不嚴的失誤,出版社已對相關責任人做出了嚴肅批評和處理。
2010年下半年,出版社已停止發行這套教材,并召回在流通領域能找到的教材,但有些教材已發到學生手中,無法召回。
一名出版業人士介紹,同一書號不能出版不同版本,這套教材的書號相同,作者卻不同,是違規的。
周蔚華承認“一號多書”違規,該套教材由下屬分社負責編輯,他不清楚出現一號多用的情況,已批評責任人。
■探訪
市場未見該套教材
記者于前天和昨天先后前往本市多家書店,試圖尋找帖子中提到的這套教材。
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讀者服務部,貨架上沒有這套教材,但可以找到這套教材的“第二版”。在海淀圖書城的多家書店,也沒有發現這套教材。記者注意到,無論是帖子圖片中的版本,還是市場上能買到的版本,其總主編的名字均為“吳贛昌”。
根據網絡查詢得知,吳贛昌為廣東商學院教授。昨天下午,記者登錄廣東商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網站,在師資隊伍一欄中,有關于吳贛昌的簡介。此簡介中稱,2000年起,吳贛昌教授組織和帶領一個團隊,在大學數學教育信息化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并在大學數學教育信息化研究與建設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記者隨后致電該學院,工作人員表示,吳贛昌確為該學院教師,但目前不在學院,也無法提供其聯系方式。截至發稿時,記者未能與吳贛昌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