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最近做了兩件事:一是提價,二是限價。以市場最熱門的53度飛天茅臺酒為例,其提價是將出廠價從每瓶499元提高到619元,而限價則是規定經銷商銷售該酒的價格不得超過959元。
限價之后,市場無酒可賣。
但是,記者調查發現,無酒可賣很可能是名酒廠商在“控貨保價”,并通過人為制造出“斷貨”假象,意在推動酒價上漲。
這一招,不光茅臺在用,五糧液也在用。
聲稱兩成 茅臺實際漲幅超過
2010年12月15日,貴州茅臺發布公告,將從2011年1月1日起上調產品出廠價格,平均上調幅度20%左右。其后,在廣受輿論質疑的情況下,茅臺掌門袁仁國又拋出了“漲價兼顧論”,并聲稱廠方將實行嚴格的“限價令”,也就是那個“不得超過959元”的規定。
盡管廠方籠統宣稱提價幅度20%,但是實際上市場上熱銷的茅臺酒提價幅度更高。申銀萬國分析師發布研究報告指出,53度飛天茅臺出廠價預計從499元提價120元,幅度24%;15年茅臺預計從2599元上調600元至3199元,幅度23%;30年茅臺預計上調25%;50年茅臺預計上調40%。另外,53度飛天茅臺計劃外批條價預計從579元上調200元至779元,上漲幅度35%。
需要說明的是,盡管分析師的報告說是“預計”,但事實上茅臺最終出來的價格與“預計”幾乎就沒有差別。
限價之后 零售市場酒蹤難覓
盡管茅臺的“限價令”與漲價同步出臺,但業內人士指出“限價肯定將淪為一紙空文”。因為就在53度飛天茅臺出廠價為499元時,其一級批發價已經高達970元左右,終端價北京地區達到1500元,而廣東地區則達到1500元以上。這樣的話,959元怎么限得住?
調查發現,北京市場茅臺煙酒店零售標價在1400多元,超市甚至要1500元以上;而華南地區價格更高。限價之后,各地都面臨一個共同點:有錢買不到貨。北京某茅臺專賣店的李女士就告訴記者,進入新年后,經銷商和專賣店都難以從廠家拿到貨。
不光茅臺沒貨,五糧液供應更加緊張。
一熟悉五糧液的分析人士告訴記者:“現在五糧液對出貨控制得比茅臺嚴,因為不想被茅臺拉下,團購都拿不到貨了。”
五糧液缺貨的背景,是其已經提價的現實。中信證券分析師黃巍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在2010年9月底,公司提高團購價40元。五糧液一大經銷商則告訴記者,“出廠價已經提高了幾十元”。
而提價之后依然缺貨,則是人為因素在起作用。四川當地一長期關注五糧液的人士告訴記者,五糧液所有的成本,加在一起也就是30元左右,價格都是被炒作上去的。“五糧液銷量不如茅臺那樣熱銷,內部就會組織經銷商造勢買賣五糧液或者進行拍賣,甚至采取控貨保價的‘饑餓營銷’伎倆。”
廠商聯手 讓稀缺資源更稀缺
名酒經銷模式,一般是全國-省級-市級-終端四級。茅臺、五糧液簽約經銷商從廠家拿貨后,逐級向下級分銷,分食白酒銷售過程中的渠道利潤。
最近一次提價前,53度飛天茅臺從499元出廠價到終端1400元以上零售價,差價約為800元,這800元為各級經銷商所分得。
目前,五糧液出廠價529元/瓶,一級批發價在620元以上,北京地區終端價在800元左右。出廠價與終端價差價達到280元,這部分利潤分別為各級分銷商和零售終端瓜分。
事實上,茅臺每次提價多少,經銷商、分銷商、零售商都會相同提價或者更高,依次向下轉移。這樣的利益鏈條,讓大家對推升產品價格有著無限的熱情。而要推升價格,最常用的辦法就是“讓稀缺資源更稀缺”。
南京三千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新東告訴記者,由于茅臺簽約經銷商的壟斷地位,分銷商只是給他們義務打工。多位接受采訪的經銷商都告訴記者,茅臺、五糧液等價格近期不斷翻升的過程,與經銷商尤其是大經銷商的炒作分不開。大經銷商們掌握貨源,根據市場行情來控制出貨量,以保證推高茅臺酒價格。
而且酒價高升,茅臺、五糧液本身也脫不了干系,二者每年都在采取“控量保價”的方式,制造斷貨現象,達到提價目的。
事實上,在茅臺提價前,茅臺集團下屬茅臺銷售公司手里還有大量存貨。2010年12月23日,平安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稱:茅臺“銷售公司存酒充足,根據我們的測算,至2010三季度末,銷售公司存酒相當于27億市值。在市場嚴重供不應求時,兌現很容易”。本組稿件據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