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28日電 (記者 杜燕) 北京工商局最新一次節日食品市場執法檢查發現不合格食品主要存在食品添加劑、漁藥殘留以及重金屬超標的問題。目前,工商部門已對不合格食品采取了下架封存措施,并對經營不合格食品的經營者進行立案調查。
為保障節日期間群眾安全消費,北京市工商局加大了食品安全監管力度,開展節日食品市場執法檢查,1月27日晚22點至28日凌晨1點,北京市工商局局長楊藝文帶隊,調集海淀、豐臺等分局食品檢測人員及檢測車對豐臺區岳各莊市場、海淀區錦繡大地市場等全市大型批發市場銷售的鮮肉進行了夜間突擊檢查,現場抽取樣品進行檢測,同時檢查市場索證索票、“場廠掛鉤”制度落實情況,以及鮮肉冷藏運輸、市場交易設施及衛生環境等情況。
本次檢查以鮮肉質量為重點,檢測人員對鮮肉的水份含量以及瘦肉精含量進行檢測。2家市場共抽檢了48個樣品,全部合格。通過檢查發現,我市鮮肉市場鮮肉質量較好,“索證索票”、“場廠掛鉤”、“豬肉冷藏運輸”等制度能夠認真落實,消費者可放心食用。
近期,北京市工商部門以節日消費量大、消費者申訴舉報多以及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為重點,強化監管,加大日常巡查和抽檢力度。在全市8大批發市場抽檢了124個鮮肉樣本,總體合格率93.5%。對熟肉制品、食用菌(鮮)、豆制品(腐竹)、糕點及面包、水產品、粉絲、掛面7類重點食品開展了專項抽檢工作。共抽取樣本501件,合格樣本480件,抽檢合格率為95.81%。其中所抽粉絲樣本全部合格,掛面、熟肉制品、食用菌(鮮)、豆制品(腐竹)4類食品抽檢合格率均在98%以上。
據介紹,不合格食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食品添加劑、漁藥殘留以及重金屬超標。目前,工商部門已對不合格食品采取下架封存措施,并對經營不合格食品的經營者立案調查。
北京市工商局表示,春節期間,將啟動節假日工作機制,食品安全、應急處置和政務值班三大系統同時啟動,利用12315和各分局的投拆舉報系統,認真受理相關的投訴和舉報,做到快速反應,及時處理。
同時,加強對商業街區、旅游游園景區、交通樞紐等區域及周邊為重點區域,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小商品批發市場、大型商場超市、廟會為重點經營場所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打擊無照經營、不正當競爭以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完更多精彩內容請進入健康頻道開心網QQ空間QQ微博新浪微博 中新空間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