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號稱能緩解頸、肩部位酸痛感的神奇項圈,令許多市民大掏腰包。但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昨日卻對這項新技術潑了一盆冷水。
南都訊 記者付可 近年來,號稱能緩解頸、肩部位酸痛感的神奇項圈,令許多市民大掏腰包。但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昨日卻對這項新技術潑了一盆冷水。據香港消委會調查,該類涵蓋手鏈、項圈、吊墜等類型的產品,除可靠性存疑外,還可能會對使用者的健康構成潛在危險。
為了解此類產品能否達到所聲稱的功效,香港消委會要求代理商和產品生產商提供支持產品聲稱的數據。香港消委會表示,一款聲稱含有鍺的產品,指鍺元素能保持人體內電的平衡,并能防護電磁波等,但有關產品測試顯示鍺的含量卻為“檢不出”。
而一款聲稱可釋出負離子的手鐲,在其供貨商所提供的測試報告中,被發現同時含有放射性物質釷。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課程客席教授曹宏威教授指出,釷是一種放射性物質,產品的放射性含量是否在安全范圍內值得注意。
另一類誤導性聲稱指產品含鈦,有銷售商宣稱,鈦可以提升體溫,達致療效。曹教授指出,雖然鈦是與人體協調的金屬,常用作假肢的材料,但并無足夠無證據證明它可以升溫促療。
香港消委會表示,市面上還有多款磁力及負離子配飾,宣稱可改善健康及減少痛楚,這類聲稱同樣欠缺科學研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