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近日調查發現一件蹊蹺事:一套坐落青山石化偏僻地段的34平方米二手房,從去年10月20日至今年1月25日,被連續造假交易18 次,平均5天過戶一次,且買房人均以自住為由提走其賬戶公積金3.8萬元至6萬元不等,共約提取公積金70余萬元。
記者從交易流程看到,1月25日最后買走該房的是青山區一企業職工吳某。昨日,記者找到該房所在地,青山區長青路青山鎮街石化村22棟86門5樓11號房。敲開門,女房主自稱姓羅,羅說吳某2月5日通過中介把房子賣給她了,她付給中介9萬元,兩證同時到手。據武漢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查詢:吳某正是以購該套房自住為由,于2 月4日提現公積金3.8萬元。
條例規定:住房公積金應當用于職工購買、建造、翻修、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作他用。按此規定,吳某提現公積金明顯違規,而流程上其他17個提現公積金者,買房幾天就賣掉,亦非自住,只為套現。
青山區房產管理局確認,這套房90天頻繁交易18次,按有關規定,只要資料齊全,符合條件,他們沒理由不予辦理。
造假交易套現由中介惡意包辦,中介從中牟利一般收取套現者所提公積金款項的20%至45%。
為阻止造假套現公積金,武漢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已采取措施,加強銀行審批環節,嚴格審核程序,并下發通知,從2月10日起,暫停青山區小戶型二手房購房提取公積金,待新出臺提取管理辦法再行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