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又被點名質量不合格,在浙江省工商局于“3·15”前夕對進口品牌服裝質量的抽檢中,Zara部分產品因 “耐濕摩擦色牢度”、“使用說明”等不符合要求,再次登上質量 “黑榜”。而從去年8月至今,有關部門在對該品牌的檢測中,已有4次質量不合格的 “前科”。各大投訴網站上,消費者對其質量的質疑層出不窮。
問題服裝上海暫無銷售
昨天,記者從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查閱到了這份對于進口服裝的監測情況通報。Zara共有3款產品被認定為“不合格”,其中一款摩洛哥生產的褲裝存在“耐濕摩擦色牢度”問題,另外兩款分別產自土耳其的外套和產自孟加拉國褲裝的主要問題發生在“使用說明”上。
對于抽檢結果不合格的相關服裝,有關部門將要求其停止銷售。記者昨天從上海部分Zara專賣店了解到,這三款服裝目前在上海均沒有銷售。但究竟是因為被抽查出問題后才停止銷售,還是本來就沒有銷售,服務人員表示“不清楚”。
質量問題并非個案
從去年8月至今,Zara在國內有關檢測中,共有5起質量不合格案例,而在各大投訴網站和論壇,相關質量投訴也是層出不窮。
除這次被檢出不合格產品之外,記者羅列了Zara近期的有關質量問題。2009年8月,上海市工商局曝光的不合格涼鞋品牌就有Zara。2009年12月,北京市消協檢測出Zara一款外套大衣含絨量不合格,標稱含50%羽絨,實測含絨量只有40.5%。2010年1月,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對部分羊絨羊毛制品、兒童服裝的質量監測結果,Zara榜上有名。2010年1月,哈爾濱市工商局對市區各大商場、服裝門店經銷的服裝、針織商品進行質量抽樣監測,Zara再登“黑榜”。
在不斷被曝光質量問題的同時,網友對Zara的質量也頗多質疑。明知質量不好,為何還要購買?面對記者的提問,部分消費者表示,Zara的款式還是吸引他們的重要原因。
對質量問題三緘其口
昨天,記者致電Zara上海總部颯拉商業(上海)有限公司,公關部工作人員要求記者以Email的方式提出采訪問題。但對于記者的所有問題,該人員表示,上海方面沒有辦法給出回復,需要將問題發送至西班牙總部,了解具體情況后,再給予回復。當記者詢問“問題服裝”在上海是否有銷售時,該人員表示不方便接受任何采訪。
據曾采訪過Zara的媒體記者透露,對于媒體的采訪要求,Zara方面始終表現很不積極。對檢測結果,也極少回應。檢測出的“問題服裝”,也鮮有統一召回等舉措。
[名詞解釋]
■“耐濕摩擦色牢度”屬于安全指標,不合格的商品會造成染料脫落、刺激呼吸道黏膜和皮膚等問題,對人體產生危害。 “使用說明”不合格則主要表現為,水洗圖表不正確、產品號型規格標注錯誤、執行的產品標準與產品不相配等標注混亂問題。